第一章 英雄的土地(2)

在清朝至民国,有一句“无曹不成兵”的说法。行伍里,拼命斗狠的,吃粮当兵的,总有曹州人。曹州,在人们的心里是响马土匪之地的代名词。《清稗类钞》里有故事曰:曹州多盗,不仅出入于闹市也,且设旅舍以诱行人。同治季年,江右周平甫过其地,薄暮,投逆旅,忽闻叩门声甚急,亟启扉,则一美妇人,谓:“此为黑店,盗所设也。室之壁有暗门,夜深必为所算,今入陷阱矣。妾久落于此,店主觊觎妾貌,故相留。妾思遁者数,夜当与君偕行耳。”言毕,即相将而出,盗未知也。

民国时期,土匪蜂起,曹州有些地方土匪成堆,有些地方只是零星出现,更有不少兼职的——平时务农做工,闲暇出来做几天土匪捞点外快。

另一种情况却完全不同。曾任水利部副部长的百岁老人张含英,在他的回忆录《我有三个生日》里,这样记载着其家乡曹州:

曹州府地瘠民穷,经常发生水旱灾害,而又位处三省交界,所以农民暴动经常出现。

每年“青纱帐”起,就是高粱长到一人多高时,贫苦农民就常结队而起,被称为杀人放火的“土匪”。他们一种手段是“绑票”,绑架地主,要求以财物赎回。每当傍晚,他们便出来活动。我经常听到攻村打寨的炮声,使人心惊胆战。甚至威胁攻打重兵防守的府城。戒严的事经常发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