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拉开架势与梁启超论战,大约始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八月十日发 表于《国民报》第四期的《正仇满论》一文。《章太炎年谱长编》也称之为"对资 产阶级改良派政治主张批驳的第一篇文章,可视为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论争最 早的一篇历史文献"。该书曾引述《国民报》的编者注说 :"右稿为内地某君寄来, 先以驳斥一人之言,与本报成例,微有不合,原拟不登。继观撰者持论至公,悉中 于理,且并非驳击梁君一人,所关亦极大矣。急付梨枣,以饷国民,使大义晓然于 天下,还以质之梁君可也。本社附志。"(《章太炎年谱长编》,121 页)《国民报》是留日学生秦力山、冯自由等人创办的一份月刊,秦力山自任总编辑,1901 年 5 月 10 日创刊于东京,刊登章氏文章的第四期问世不久,就被迫停刊了。秦力山、冯自 由最初都是梁启超的学生,后因政见不同,竟视其为仇人。庚子勤王失败后,秦曾 纠集一些人,到东京找梁启超算账,梁不胜其扰,只好躲到横滨去。章太炎的文章 自然很对他们的胃口,是求之不得的,哪有"原拟不登"的道理?这种说辞只能视 为虚晃一枪。
章太炎的《正仇满论》是针对梁启超的《中国积弱溯源论》而作的。梁启超的 这篇长达两万余字的文章,深入探讨了中国几千年政治腐败的根源。全文分为四节。 第一节:积弱之源于理想者;第二节:积弱之源于风俗者;第三节:积弱之源于政术者; 第四节 :积弱之源于近事者。首先他指出 :"爱国之心薄弱,实为积弱之最大根源。"为什么会薄弱呢?在他看来,"其发源于理想之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不知道国家与天下的差别 ;第二,不知道国家与朝廷的界限 ;第三,不了解国家与 国民之间的关系。所以他说 :"以上三者,实为中国弊端之端,病源之源,所有千 疮百孔、万秽亿腥,皆其子孙也。今而不欲救中国则已耳,苟欲救之,非从此处拔 其本,塞其源,变数千年之学说,改四百兆之脑质,虽有善者,无能为功。"
其次,他讲道 :"以今日中国如此之人心风俗,即使日日购船炮,日日筑铁路, 日日开矿物,日日习洋操,亦不过披绮秀于粪墙,镂龙虫于朽木,非直无成,丑又甚焉。故今推本穷源,述国民所以腐败之由,条例而偻论之。非敢以玩世嫉俗之言, 骂尽天下也。"他从六个方面探讨了人心风俗作为积弱根源的具体表现 :一是奴性 ; 二是愚昧 ;三是为我 ;四是好伪 ;五是怯懦 ;六是无动。他说 :"以上六者,仅举 大端,自余恶风,更仆难尽,递相为因,递相为果,其深根固蒂也,经历夫数千余 年,年年之渐渍,莫或使然,若或使然,其传染蔓延也,盘踞夫四百兆人人人之脑筋, 甲也如是,乙也如是,万方一概,杜少陵所以悲吟 ;长此安穷,贾长沙能无流涕?"这里所言,应该说,正是二十世纪关于国民性批判之滥觞,梁启超对国民性的认识, 不仅影响了几代人,而且,直到鲁迅之前,很少有人能出其右。第三节,他讲到了 延续几千年的统治术:"纵成今日之官吏者,则今日之国民是也;造成今日之国民者, 则昔日之政术是也。数千年民贼,既以国家为彼一姓之私产,于是凡百经营,凡百 措置,皆为保护己之私产而设,此实中国数千年来政术之总根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