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传》娴儿思顺 :梁启超的得力助手(1)

梁启超基于父爱的教育则完全不同。梁思顺是他的大女儿,在他身边长大。刚到日本的时候,神户没有适合华侨子弟读书的正规学校,梁思顺的早期教育只能在 家里进行,由梁启超教她读书。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他们迁居"双涛园"的时候。在这里,梁启超专门为女儿请了家教,教她"数理化",并在家里建了一座实验室,想得可谓很周全。梁启超在宣统元年(1909 年)写给仲 弟梁启勋的信中提到,为了摆脱经济困境,他正在编写中学国文教科书,他称之为"射利之书",然而,"无意中反使娴儿获大益"。(《梁启超年谱长编》,492 页)女儿做了他所编写的国文教科书的第一个学生读者。梁启超对这个女儿的期望是很高 的,为她的学业倾注了大量心血。我们看他的《双涛阁日记》,仅在宣统二年(1910年)农历的正月、二月间,他就为梁思顺"讲书"及批改"日记"、"作文"二十余 次,有时竟至彻夜。其中还有些特别的记载 :"五日午后,为娴儿作《艺衡馆文卷》 第一集叙";"十二日午后,为娴儿辈讲《说文解字·叙》";"二十日,为娴儿辈改 所作《隈(隗)嚣、窦建德合论》竟至彻夜,复为批点日记,六时就榻";"二月 二十五日,昨夜不能成寐,凌晨,出一策问题,示娴儿辈,即略与论文,至十时始寝"。二月二十八日,恰逢梁思顺十七岁生日,梁启超特意为她作了一首长诗,他在诗中 写道 :"我的娇儿令娴如今已年满十七岁了,希望我作一首诗祝贺她的生日。作文 我很内行,作诗却是我的短处,偶然吟诵一下,人们总是笑我。但女儿的要求又不 好拒绝,只能勉力为之。"他在诗中历数女儿出生以来所经历的欢娱和坎坷,记述 她在学业上所取得的初步成就,并告诫她治学要有恒心,不能贪图安逸,当今世界, 东西方文明交汇融合,应当立志做个中西兼通的人,即使今后离开这块土地,也要"葆此雏凤声,毋为江北橘"。(《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九,1 ~ 40 页)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一个父亲爱女儿的拳拳之心。

梁思顺一直是父亲的得力助手。她在少年时代就为父亲阅报、读书、收集资料、做翻译,是父亲身边不可缺少的小秘书。《双涛阁日记》就曾多次记载 :"昨夜竟夕 不成寐,晨间卧听娴儿读书,久之睡去。"(同上)民国初年,在父亲的主持下,梁思顺与马来西亚华侨周希哲结为夫妻。梁启超对于女儿的婚姻一直洋洋自得,过了 许多年,他在写给思顺的信中还说 :"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得了不得,我觉得 我的方法好极了,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自己, 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好孩子,你想希哲如何,老夫眼力不错罢。"(《际遇- 梁启超家书》,116 页)周希哲幼年家境贫寒,后在商船上做事,曾经得到康有为的 提携和帮助,留学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国际法学博士学位。北洋政府时期,他长期担任驻菲律宾、缅甸、加拿大的领事和总领事。作为外交官的夫人,梁思顺多 年生活在海外,父女之间表达相互思念以及商量家务,都只能通过书信往复。梁启 超一生写给孩子们的信非常多,有人统计,这些书信几乎占到他著作总量的十分之 一,总数或有百余万字,其中写给梁思顺的书信最多。无论是民国初年梁启超回国 参与政治活动,家人留待日本时期,还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思顺跟随希哲在加拿 大工作期间,梁启超都曾有大量书信给思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