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厂思维”做品牌,一定没有出路。
梁芷媚没有顾忌面子,很直接地提醒劳富文这个基本的禁忌。
在后来合作的过程中,顾问组和富康集团的团队不断地进行区分、总结、对比和提炼,将“工厂思维”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很多工厂转型做品牌,车马未行,败局已定。败就败在把“工厂思维”完全平移到品牌的运作之中。
“工厂思维”是外贸企业典型的思维方式。它最大的特色是每接一个订单,利润都可以先计算出来,如果没有客户退货等特殊情况的出现,既定的利润就能够顺利实现。
计算公式比较简单:订货额-成本=利润。订货额(订货的数量乘以单价)是生产前就知道了的,成本是相对固定的(即使因为订单量的增加而出现原材料和人工的增加,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利润一目了然。当货柜从厂门口出去,利润的多少就已经掌握在财务人员的账本之中。
“工厂思维”中的6大关键词是:成本、订单、生产、品质、利润、价格。以“成本+利润”来评估是否可以接订单,以“生产+品质”来满足客户的要求,以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品质”来创造回头客。
那么,“工厂思维”有哪些思维惯性,从而影响到做品牌的成功呢?
以“获得”来决定“投入”,是“工厂思维”的惯性之一。
这个“获得”经常是按单个订单来计算的,注重短期收益。面对订单,工厂内部沟通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能不能做?决定能不能做的要素包括利润、技术和交货期。
用这个思维来做品牌,麻烦可就大了。
举一个例子,当企业要进行广告投放时,你能够先计算好广告可以带来200万元的生意,再决定进行180万元的广告投入吗?没有任何一家广告代理公司和媒体敢用这种计算方式,他们一定会告诉你:投入很明确,产出靠综合——投入的广告费是必须明确的,产出则是由综合因素决定而且是无法量化的。
以短期的投入、产出的想法来做品牌,对品牌的成长就不会有耐心。
任何一个品牌的成长,都会遵循这个规律:所有的品牌都有一个耐心培育的过程。当决策者没有长远眼光,并且缺乏培育品牌的耐心的时候,一方面舍不得投入,用急功近利的心态做品牌;另一方面不会认同执行团队的品牌思维,还会对团队成员产生排斥性的看法,更甚者会频繁地换将。
“工厂思维”的惯性之二是简单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