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皮克斯圆梦:创始人的故事(3)

这位来自长岛的“疯子”名叫亚历山大·舒尔(AlexanderShure),是纽约理工大学的创办人。当时,卡特姆已经在他手下工作了。匠白光向我们讲述了初会卡特姆的情景:“我看到一张金属制的小型办公桌,桌旁坐着一个人,他转过脸来,在他的短胡须和眼镜下挂着那种表情……明显是在诉求:‘老天啊,帮帮我吧。’”于是,一支小团队就这样在长岛的北海岸应运而生了。匠白光这样描述这些队员:“我们不过是一帮年轻人,怀揣着总有一天要在电影制作上开辟先河的梦想。我们就像一帮大学生,驱动我们的并非钱财,我们只是希望在学术方面获得声誉而已。”而这,就是皮克斯的缘起。

20 世纪80 年代初,卡特姆和匠白光结识了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的青年动画师约翰·拉塞特。拉塞特以他出神入化的电脑技术和大孩子形象给匠白光留下了深刻印象。1984 年的一天,卡特姆在加州长滩市参加一个计算机图形学会议,他在玛丽皇后号游轮上给匠白光打了一通电话,告知他拉塞特已经不在迪士尼公司工作了。匠白光闻此大吃一惊,他回忆自己当时就对卡特姆说:“快把电话挂了,我们要他了。”就这样,拉塞特成为了皮克斯的一员。

于是,创制第一部电脑动画长片所需的最后一个条件也准备就绪了。匠白光告诉我们:“我可以(用电脑)让东西动起来,但我没法让人们相信这些东西是有思想有生命的。动画制作者都是演员,他们有‘弄假成真’的功力。我已经观察他们工作好几个年头了,可还是搞不明白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拉塞特是我这辈子雇用的最棒的人才,不难看出,我们已经准备妥当了。”

小的时候,卡通一直是拉塞特最为痴迷的爱好。在加州惠蒂尔中学读一年级时,他找到了一本鲍勃·托马斯(BobThomas)的《动画的艺术》(The Art of Animation),书中描绘了制作动画长片的各方面知识。这本书改变了拉塞特的一生:当时的他沉迷于绘画、雕刻以及石膏创作,已然是个心灵手巧的艺术家了。看完这本书后,他意识到自己可以将制作卡通片当成职业来发展,就在那时,他坚定了成为一名迪士尼动画师的梦想。

拉塞特向迪士尼动画工作室寄去了信件和画稿,希望自己的天分能够得到赏识。他的愿望果然成真了。迪士尼动画部的经理埃德·汉森(Ed Hansen)把年轻的拉塞特请到工作室参观,还鼓励他集中精力夯实基础,争取在艺术方面接受良好的教育。即将从中学毕业的那年,拉塞特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夙愿:原来,由华特·迪士尼和罗

伊·迪士尼于1961 年建立的加州艺术学院新开设了一门角色动画课程。简言之,拉塞特递交了他的作品集,成功被学院录取,后成为课程主任—大名鼎鼎的杰克·汉纳(JackHannah,动画片《唐老鸭》的导演)的暑期助理。他可以畅通无阻地出入迪士尼公司的档案库,库中供他和同学们拿来作研究的动画宝藏应有尽有,而他便在这资料的海洋中徜徉。拉塞特在建立创新团队、分享故事情节、作品创意构思及对同学—包括现任皮克斯电影导演克里斯·巴克(Chris Buck)和布拉德·伯德—的作品进行客观评价等方面磨炼得炉火纯青,这些才能最终都有了用武之地,帮助他蜕变成为一名专业的动画师和极富感召力的领导者。在加州艺术学院,他很幸运地接触到了一批创意和领导技巧方面的人物典范,其中包括埃里克·拉森(Eric Larson)、弗兰克·托马斯(FrankThomas) 和奥利·约翰斯顿(Ollie Johnston) —这三人从1937 年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起就一直长期与华特·迪士尼本人合作,都是赫赫有名的“迪士尼九大元老”中的成员。这些人才是真真正正的梦想缔造者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