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笃信农历七月是“鬼月”,初一鬼门关开,在阴曹地府的孤魂野鬼就会重返阳世找东西吃,直到三十鬼门关闭为止。这段时间可以说“诸事不宜”,不论购屋、乔迁、动土、嫁娶、旅游、买车等活动,至今人们仍会刻意避开,以免冲煞。
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是鬼月最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祀孤魂野鬼,称为“普渡”,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元普渡”。
中元节是受到儒、佛、道教的交互影响所形成的。早在东周《礼记·月令篇》就记载“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意指七月秋收,天子以新谷祭祀祖庙,以表敬意。
因此,七月祭祀应始于中国人慎终追远、弘扬孝道的观念,儒家并认为鬼神就是祖先。
农历七月十五日也是佛教的“盂兰盆节”。盂兰盆的梵文为“ujlanbana”,字意为“救倒悬”,也就是将食物摆在盆中供养佛僧,仰仗他们的法力,帮助在地狱受苦的众生,解除被倒悬不能进食的痛苦。
盂兰盆节的起源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目连救母”故事。根据《盂兰盆经》记载,目连是佛祖的第一弟子,他透过天眼通看见生前作恶的母亲,死后堕入饿鬼道无饮无食,饱受折磨,于心不忍,于是以神通送食物给母亲吃,但食物一到嘴边即刻化为火炭。
目连悲痛不已,回去向佛祖请求解救他的母亲。佛祖告诉他,必须借重十方众僧的力量,并将百味五果置于盂兰盆供养十方众僧。目连依佛祖指示在七月十五日施行后,母亲果真脱离一切饿鬼之苦。此后,七月十五日就形成盂兰盆节。根据佛教的说法,信徒只要在这一天诚心供养佛僧,就会得到三宝之力,不但为现在的父母增福寿,也能使七世父母得以脱离苦海,得到幸福。
根据历史记载,盂兰盆节始于南北朝,笃信佛法的南朝梁武帝还亲自举办了这个节日,鼓励民众行孝,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成为佛教固定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