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大学毕业已快二十年,要不是台里新来的同事用充满崇敬的口吻说“我是看着您的节目长大的”之类的话残酷地提醒我已不再年轻,我还一直以为自己离开大学也就几年的时间。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滩上,我看是快了。有人说推断一个人是不是年纪渐长的方法就是看这个人是不是喜欢回忆过去,尽管很不情愿承认自己已经快被拍在沙滩上了,可我现在忍不住在做的不正是“回忆”这件事么,看来是没错了。
来北京上学是我自己做的决定,一方面是从小到大从未离过家门,最远就去过杭州,所以希望上大学能去一个远一点的地方,理想状态是大学毕业了再回到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工作,如上海,如杭州。另外一个原因是那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哥哥已经确定要去北京工作,所以我也就决定争取考到北京,兄弟俩离得近,多少有个照应。
考哪所学校却犯了一些踟蹰。北大清华虽然都有英语类专业,但感觉学校太过名牌,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估计一时半会儿还够不着。专业院校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名气很大,估计吸引的考生不会在少数,竞争过于激烈,风险过大,Pass。另还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以及北京语言学院(现为北京语言大学)等几所学校可供选择,综合各种条件,我决定报考北语,一方面相对来说学校规模不大,资源分享的分母较小,每个人分到的资源值也就相对比较大了。另一方面,听说这个学校外国人很多,对于一个语言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吸引条件,但至于到了学校之后会如何利用以及能不能利用这个条件倒是没怎么想清楚,但至少理论上有这种可能性。
当年填志愿是在高考结束但分数还没有出来的情况下填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设计,但当时现实就是如此。分数没有出来,所以填志愿时自己的分数基本靠猜,当然也不是乱猜了。高考结束后,义乌所属的金华地区教育部门会出一个官方版的标准答案,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还未完全忘掉的考试记忆,对照答案自己估计一个分数,然后再根据教育部门提供的(更应该被称作是预测的)当年浙江省可能的录取分数,自己判断上线还是没有上线,上了什么线,再参考往年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以及该校录取分数线与当年重点分数线的对比情况,然后再将自己的预估分数对照目标学校的预测分数线判断被选上的乐观程度,当然同时还要对照自己的目标学校本年度在浙江省的录取专业及各专业的录取人数,最终做出决定,报考某一学校的某一专业。
但凡没有经历高考填志愿的到这会儿都得晕。说得我自己都有点晕了。
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自己的估分是否准确,比如自己估分的标准与阅卷老师的标准有多少误差,比如金华地区推出的预测录取分数是否靠谱,比如会有多少人填报哪个学校的哪个专业。太多的因素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但当时的游戏规则就是这样,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都已经不重要了。
还好当年考完后感觉还不错,该拿分数的英语和数学都属正常发挥,其他科目一般,但也不至于惨不忍睹。
最终根据各方意见,综合各种考虑,我决定报考北京语言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当年北京语言学院英语专业在浙江仅招四人,法语招三人,我成了那四个人当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