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应该这样读(4)

庄子人品德性,学问见识,另有一种出人头地处,另有一种折中至当处。后人只在语言文字上推求,何从窥其寄托?

庄子开口就说没有要紧的话,人往往竟算作没要紧看。要知战国是什么样的时势风俗,譬如治伤寒病的一般,热药下不得,补药下不得,大寒药下不得,先要将他一团邪气消归乌有,方可调理。这是庄叟对病发药手段。看作没要紧者,此病便不可医。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肚。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胡文英《庄子独见》

4.都到这儿了,是该简要介绍一下本书的写作缘起和体例。

《庄子》一书,历来同《老子》和《周易》一起并称“三玄”,也就是三本最为玄秘难懂的书。自从笔者写完《破玄:老子的密码》之后,一直有读者追问什么时候写“庄子的密码”。和写作《破玄》一样,在写《化蝶:庄子的密码》之前,我也在市面上稍稍做了一下调研,发现用白话文写的《庄子》注译读物,讹误失考、字词失诂、句读妄断、义理妄解也是“满谷满坑”。想找出一两本硬伤能少点、译文能通顺点的,很有难度。这背后涉及文本的问题,注译作者视野的问题、知识结构的问题,还有责任心的问题等等,在这里笔者也不便展开多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