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2)

一位名叫梁广的老人,于1944年到中美合作所担任厨子,开始时在钟家山给美国人煮饭,他说:“有四百多美国人吃饭,梅乐斯也来吃过的。这些美国人有时背着电线走。”他还说:“大礼堂那边也有一百多美国人,他们不到钟家山吃饭。”还说:“美国人在抗战胜利后就陆续走了,1946年5月全部走光,只留下十多人办移交。”

梁广所说的“在钟家山吃饭的美国人”,是属于中美合作所总部的工作人员。而“大礼堂那边的一百多美国人”,则是1944年秋天举办的特种警察训练班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为特警班的教官。大礼堂,系军统乡下办事处的大礼堂,其准确地点为现在的“一一·二七烈士墓”之墓前群雕像那个位置。中美合作所狼犬室遗址(徐军摄)

狼犬室遗址(孙丹年摄)

引子现年七八十岁的一些当地老人,曾经颤巍巍地指点着公路边某座灰砖青瓦的民国时期的平房,告诉我:“听说,那里就是中美合作所的总部办公室。”他们也曾带领我爬上歌乐山东麓的一座小山头,地名叫做狮子山(系歌乐山主峰的延伸部分),他们告诉我:“当年这一带有很多中美合作所的游动哨,他们背的枪在当时都是最先进的武器。”他们还指点着白公馆与渣滓洞之间的某个转弯处说:“这里是中美合作所的仓库,重庆解放时从这里搬位于歌乐山上的第044号文物保护界碑(杨政摄)

出了很多器材。”当然他们的说法是否可信还有待证实,因为当年他们只是小孩子,普通老百姓不可能接触到军事机密,所以他们说的多为“听说”,或是偶然碰见。

在战争年代一切都必须服从于战争利益的需要,这片区域曾经是军事管制区,不允许人们随便出入,各处路口设有岗哨。现在的文物保护范围界碑,就浇铸在老人们所指的各个地点,例如,狮子山巅及山腰就各立有一个文物保护界碑,苍苔斑驳的碑身似乎正是苍茫历史的标示。

狮子山巅下面的山腰处有一处开凿两个出口的“U”字形山洞。1978年,原军统局总务处长沈醉来到这里,证实这个山洞为军统在1939年前后所凿,存放过炸药。后来中美合作所用于存放钞票、内部流通券等。这个山洞我曾亲自去踏勘过两次,现在它被荆棘树丛、乱石泥沙遮掩。

中美合作所存在的时间不到三年,正式成立之前之后加起来也不过四年,但是因其规模和影响巨大(战争结束时,中美合作所在中国战场服役的美方人员有1500名左右,混合在10万名由中美合作所训练的武装特务部队中,而当时在华的美国军方人员一共大约10万名③),抗战胜利后,这里的地名还是叫“中美合作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