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你今后为官时一定要记住:皇帝的宠信是你走向成功的最基本保证,但拍马奉迎切忌勇往直前,不管不顾,应当思前虑后,要看当时的环境气氛,灵活运用,恰如其分,千万不要以牺牲将来换得眼前的宠信,尽可能不要引起别人的嫉妒。再者,要想长获眷宠,还是以长随左右为上策,在皇帝身边工作是最好的选择,才会有最大的发言权,你的前程才会远大。”
先讲一段故事吧。这主人公的经历和我差不多,所以,印象很深,记忆深刻。在唐太宗时期,有一个叫马周的,在学生时代非常努力,苦读十年,练就了一身的好本事,才华横溢,名满华夏。学成后,他把自己卖给了皇帝,卖了一个比较满意的好价钱。他曾写过一篇文章,字数不多,但内涵丰富,有20来条治国方略,非常实用。马周直接把文章投给了大唐帝国的当家人唐太宗。这可了不得了,马周遇到了贵人。唐太宗一眼就看中,马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将来一定是国家栋梁。于是,他四顾茅庐,亲自关照人事部门为其解决编制,安排就业。试用期刚满,又火线升官。马周这真叫卖才,不叫卖字焉。这篇文章收益颇丰,比做任何生意都划算,比写几百万字的巨著还合算。
这马周也是一个苦孩子,父母早亡,孤苦伶仃,无依无靠,靠要饭、做零活、邻居施舍才得以维持生计。父母的教训,让他知道卖苦力是最不值钱的,永远没有出头之日。高价人生,都是卖一身艺,不卖一身肉的。所以,马周读书是舍得吃苦的,十年寒窗,刻苦学习,立志把文武艺学到了手,这才望朝廷而来。马周在成功之前,也是历经坎坷,并不是一帆风顺。马周在京城苦熬了几年,但不肯钻营,像姜太公一样等待大鱼上钩。终于,贞观五年,唐太宗搞了一次国策征文,主题是治国安邦,征文对象是文武百官。但百官并不是个个都是人才,马周就当起了枪手。武将常何交了一篇上去,唐太宗一阅,拊掌拍桌,但也纳闷:这常何只是武将,胸无点墨,没听说他有这个本事啊。平时写个公文连句子都写不通,今天是怎么了,难道是神人指点,突然开窍了?
唐太宗喊常何来问个究竟,这常何也算老实,直接说:“皇上,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我哪有这本事,是我的一个朋友替写的。没办法,为了交差所以如此。”常何还向唐太宗推荐了马周的四种禀赋--才、能、忠、孝。全了!简直就是完人!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下,求贤若渴的唐太宗眼睛都直了,说:“人才难得,不能浪费,赶快请来为朝廷效劳吧。”说着立马从龙椅上蹦了起来,连打发四人依次去请,比刘备三顾茅庐还多了一回。等见到马周,交谈过后,两人非常对脾气,唐太宗心中大悦,当即叫来组织部人事部门的领导,为其办好编制工资待遇等相关手续,直接就放到皇帝办公室,当文字秘书、机要秘书兼政治秘书。这马周立马重任在肩啊。马周遇到了伯乐,此后,连续不断卖了很多次才;唐太宗也是言而有信,绵绵不绝地出了很多银子。人家马周的态度也好,不以奇货自居,不乱叫价,深得太宗的欢心。太宗曾经向人夸奖马周,并写了一幅书法作品予以嘉奖:“鸾凤冲霄,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