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世纪伟人:马克思与恩格斯(7)

现在我们再回到那个简单模型中,假设一个工人一天只需要3先令的工资就可维持一天的各项需求,那么资本家可以把工作时间延长,让工人一天工作8小时,给予3先令的工资。前面6个小时中,工人生产的价值就与成本相抵。后面2小时中,工人又生产出了10/3磅棉纱,消耗了10/3磅也就是价值10/3先令的棉花和2/3先令的生产工具。而这一阶段的生产,资本家不用支付给工人工资,这部分多出来的价值就被资本家收走了,这就是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

由此可见,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除了增加工作时间以外,资本家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获取剩余价值。比如通过大规模的技术革新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缩短制造单位产品的工作时间。通过增加劳动时间所获取的剩余价值就称为“绝对剩余价值”,而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就称为“相对剩余价值”。

经营产业的资本家通过发展生产来获取剩余价值,而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则通过买卖商品和借贷利息与产业资本家分享剩余价值,形成了一个互为依存的关系链。

为了追求更大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就可以将利润再进行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买进更多的机器,雇佣更多的工人。同时,把工人的工资尽可能压到最低。这样,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越来越多的小生产者被兼并或破产,变成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队伍就这样不断扩大。资本家生产的东西越来越多,而无产阶级由于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工资很低,无力消费他们所生产的东西(根据剩余价值的理论,无产阶级的所得永远比不上生产出的价值),就会造成生产过剩,这就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奥秘。

后来的无数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证明了马克思的论断。典型的例子就是1929年从美国华尔街“黑色星期五”开始波及全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大批的资本家商品囤积,卖不出去,牛奶商人把牛奶成吨成吨地倒进阴沟,一些国家甚至号召群众用谷物做燃料,而城市和农村每天都有大批人走上破产的道路,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矛盾而造成的恶性循环。

《资本论》的伟大贡献就在于他揭示了资本运行的秘密,从而从科学的角度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自身缺陷,并指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用毕生的精力,写就了这本旷世巨著,为资本主义制度敲响了丧钟,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指导,这就是这本书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