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世纪伟人:马克思与恩格斯(6)

三、资本家们是怎么赚钱的? 经济学巨著《资本论》

有这样一本书,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时候,它成为了各国政要热捧的对象。在德国的书店中,它一度脱销,许多中青年读者纷纷抢购,想从中寻找解决经济危机的良方,甚至前德国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也成了作者的忠实粉丝。

这本书的作者不是在福布斯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的比尔·盖茨、乔布斯,也不是被传得神乎其神的“股神”巴菲特、“金融大鳄”索罗斯,而是一位已经离开人世一个多世纪的伟人。如果他还活在世上,想必光凭这本书的版税就足以让他摆脱他生前写作该书时贫病交加的窘况。

这本书的名字叫《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最杰出的作品。为了写就这部著作,马克思在伦敦的大英图书馆中整整耗费了12年的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一个很流行的传闻是:马克思当年在大英图书馆读书时,固定地坐在一个位置上年复一年地学习,天长日久,座位下磨出了马克思的脚印。虽然这只是一个不靠谱的传说(大英图书馆从来不会专门为某个人预留位置,马克思当年也从来未固定坐在一个位置上,且大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从未听说过所谓马克思的脚印),但由此也可以看出人们对马克思这部著作的喜爱之情。

《资本论》的第一卷于1867年问世。在第一卷出版以后,马克思陷入了贫病交加的状况。他的忠实战友恩格斯操起了自己所厌恶的经商行当,用赚来的钱帮助马克思。在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又为老友整理手稿,使《资本论》的第二、三两卷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得以出版。

《资本论》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完成了“剩余价值”理论。什么是“剩余价值”呢?那就首先必须从价值说起。马克思接受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学说中合理的部分,认为任何一种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所谓使用价值就是某一件商品具有可使用的性质,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不可能存在交换。而交换价值则是商品在交换时所体现的价值。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决定的,这种“劳动”并不是大卫·李嘉图所认为的那种具体劳动,而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概念。

对于剩余价值的产生,马克思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型来说明。

假设有一个资本家,他雇佣工人来生产棉纱,制做棉纱必须用到原材料棉花和工具纱锭。假设资本家现在花了10个先令购买10磅棉花,每个工人一天工作6个小时,他在这6个小时中可以把10磅棉花做成棉纱,并取得3个先令的工资,并造成2个先令的生产工具损耗值。那么这10磅棉纱的总价值就是棉花的价值+纱锭的损耗价值+工人的劳动=15英镑,而棉纱的市场价是15英磅。那么资本家在这一过程中成本与收入刚好相抵,一无所得。

但是,在资本家手里有一种很独特的商品,那就是工人的劳动力。劳动力的特殊性就在于它能够创造价值。之所以说劳动力也是一种商品,是因为它具有商品的特点。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无所有,他们所能出卖的只有劳动力。他们通过出卖劳动力,才能与资本家所拥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价值,从而获得自己的基本生活资料。所以制造和生产劳动力的“成本”就是工人维持体力、健康、职业技能等等方面的支出,这个支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是固定的,但劳动力可以创造比这个支出多得多的价值。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