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柏拉图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与孔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非常重视“智慧”和“知识”的引导作用。因此,他们同样身体力行,传道授业,希望能把知识和智慧普及给更多的人。柏拉图特别重视理性思维,他在《理想国》的第七卷中用了一个著名的“洞穴的比喻”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他假设有一个黑暗的洞穴,一些囚犯被捆绑着,无法行动,无法看见洞穴的出口,只能看见他们面前洞壁上因火光投射而映照出的影子,他们只会认定这些阴影就是事物本身,他们也会把身后的人或物发出的声音当做是阴影所发出的。如果其中有一个人被释放,转过头来看到火光和这些事物的本体,他很可能会不知所措。如果他被带出洞穴,看到更广阔的外面世界,刺眼的阳光会在一瞬间伤害到他已经习惯黑暗的眼睛。所以,柏拉图认为应该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让人们接受知识,慢慢转变对事物的看法。而人们在看事物的时候,也不能关注于事物表面的特性,而是要跳出事物的可感知的现象转而关注事物的本质。在这个比喻里,囚徒走出洞穴就可以看成一个肤浅的人完成“灵魂转向”的过程,而他看到的太阳就是“理性世界”的象征。那么当这个被释放囚徒认识到“真理”后,他就会产生对昔日同伴的怜悯,但当他回到洞穴中说明其感受时,其他人可能不但不会接受他的说法,反而会嘲笑他出去被太阳灼伤了眼睛。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被释放囚徒或许指的就是柏拉图的恩师苏格拉底。他认识到“理性世界”,想回来拯救雅典其他的“囚徒”时,却不被理解并被处死。
《理想国》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本开天辟地之作,《理想国》中的许多典故都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引用。譬如那部轰动世界的奇幻名著《指环王》中可以使人隐身并能腐蚀人心的魔戒,其源头就来自于《理想国》中所引用的“裘格斯戒指”(Ring of Gyges)的典故。清新明快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比喻,发人深省的观点,包罗万象的知识,是这本著作经久不衰的原因。有人评价说,如果一座图书馆被烧毁了,只要还有一本《理想国》,就可以重建图书馆。
孔子和柏拉图,一个在东方,一个在西方,同样都是震古烁今的大思想家。他们提出的“大同世界”和“理想国”的理念吸引了东西方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探索,为之奋斗。
二、幻想中的“乌有之乡” 乌托邦与太阳城
时间翻到东晋时期,天下再度大乱。中国北方前有八王之乱,后有五胡乱华,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东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不思进取。王、庾、桓、谢四大家族相继秉政,朝政混乱,吏治腐败。一位诗人眼见如此现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放弃了乌纱帽,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
这位诗人就是陶渊明。在他放旷的表面背后,一直埋藏着一个梦,一个大同世界的梦,于是,就有了那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在这篇文章里,作
第一章
从理想映照现实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光辉历程
者借用一个武陵捕鱼人的见闻,描绘了一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进入桃源的路径亦颇有传奇色彩,先要经过一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树林,接着又要经过一个洞穴,眼前豁然开朗,就见到了一片祥和的美景。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没有凶狠的官府中人前来收取租税,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幸福的笑容,邻里之间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武陵人出来以后,再想去寻找这个世外桃源,却再也找不到了。
千百年来,有无数人在寻找着陶渊明笔下的这个美丽的世外桃源。但在现实社会中,桃花源似乎永远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像是一个童话故事中的国度。
西方世界里,也有不少人编织着世外桃源的故事。他们的桃源,比陶渊明更为形象更为具体,但也更像童话。
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1478 1535)就是追寻桃源的其中一位。托马斯·莫尔生活在英国都铎王朝的后期,他出身于一个法律世家,毕业于著名的牛津大学,后来就以律师的身份进入宫廷服务皇室,深得国王亨利八世的信任,后被选中担任副财政大臣,又被推荐担任下议院议长,最终出任大法官,成为英国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
当时的英国,一场圈地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由于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欧洲大陆的毛纺织业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逐渐兴起,羊毛作为原材料,顿时身价百倍。英国是欧洲主要的羊毛生产国之一,养羊业成为极其有利可图的行业。于是,大批的贵族、乡绅和农场主就决定把大量的农田圈成牧场,并把农地上的农民驱赶出去,由此导致大批的农民被迫出外流浪。对此英国政府一方面规限圈地,另一方面又颁布血腥法令,严禁流浪,用残酷的刑罚对付流浪的农民,强迫他们成为雇佣劳动力。“圈地运动”就这样用血腥的方式帮助资本主义完成了原始积累。身处高位的托马斯·莫尔并没有无视这些现象,他抱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去关注民生疾苦。托马斯·莫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