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低龄化
《保健时报》的记者邱爽女士就“心理问题低龄化”这个话题采访过我。
她问道:“频频出现的学生抑郁、自杀等问题,让很多人不解。他们到底怎么了?”
其实,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源于儿时埋下的隐患。心理问题正逐渐呈现出低龄化、隐匿化的趋势,也就是说,每个阶段的儿童都可能有心理问题。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学习、情绪、意志、行为、性格、品德和性心理等方面,如学习障碍、厌学情绪、考试焦虑、不良学习方法及习惯、学校恐惧、社交恐惧、抑郁、强迫行为、固执行为、多动症、咬指甲、口吃、儿童抽搐症等,还包括偏激、狭隘、嫉妒、自卑、孤僻等不良性格。
邱记者问:“心理问题为什么会越来越低龄化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家庭大多是“四二一”结构模式,即四位老人,两个家长,一个孩子。此时,这一个孩子便成为整个家庭的核心,家庭成员的一切活动都以他为主。在这种环境下,“隔代教育”、“屏幕儿童”应时而生。他们所接触的环境和所具备的能力都与自己的年龄不相符。再加上现在人们居住的大都是楼房,小朋友们很少有机会在一起玩耍,久而久之,就容易与社会脱节。
二是父母提供过于优越的条件。一些家长在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动手能力很差的情况下,把除了学习以外的所有事情都一概代劳,使孩子抗挫折能力得不到提高。从小学到高中,学校的老师对孩子也管得很严,突然进了大学校门之后,孩子一下不能适应大学里的生活,使得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心理受到了新挑战,久而久之,心理问题必然表现出来。
三是过度教育。家长从孕育孩子开始就定下“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目标,年幼的孩子被迫去上各种培训班、补习班。家长都认为这是为孩子好,这是为孩子将来着想,其实是把孩子以后要做的事情提前让孩子做,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难以承受的压力。失去了这个年龄段应有的童真童趣,孩子就不能从生活中来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在成年以后,便会缺乏承受压力的能力。
四是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有些知识分子家庭和海归家庭,认为自己小时候上学比较苦,没有好好地享受童年,因此就对孩子大撒手。这往往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有可能遭到某些老师的嫌弃。于是,孩子会想方设法地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而捣乱,或更加不好好学习来试图赢取老师对自己的重视。另一类贫苦的家庭,省吃俭用让孩子好好学习,为的就是能跳出贫苦境况过上好日子。这种家庭的孩子往往比同龄孩子早熟,且心理问题多表现得隐匿,可一旦爆发就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此外,家长的过度关注也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比以往多的印象。现在家长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对孩子的关注度也在日益增加。例如,以前认为孩子不爱说话是内向,而现在,家长可能就会带孩子去看心理门诊,检查孩子是否患有抑郁症。
[分享]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土壤,家长科学的教育态度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
家长应该以平等的语言与孩子对话,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接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引导孩子进一步自我完善,允许孩子犯错并等待孩子有能力改正错误。
家长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