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坎坷记愁(9)

青君把陈芸扶出卧室,叫来华家的使者对询问道:“你家夫人是专门派你来的,还是让你顺道过来看看呢?”华家来人说:“我家夫人很早就知道夫人您生病的消息,本想亲自探望,但因从未走动,就不敢贸然登门。临行前她还嘱咐过我,要是夫人您不嫌弃农村条件简陋的话,不妨到我们那里调养一段时间,也好实现你们结拜时的诺言。”这应该是陈芸和华夫人小时候在一起刺绣的时候曾相约在对方遭难时一定要帮助对方吧。

陈芸就对来人说:“劳烦你快点回去,告诉你家夫人,请她两天后悄悄地派船接我过去。”

来人回去后,陈芸对我说:“华家的干姐姐待我比亲姐姐还亲,你要是肯到农村去,我们不妨一起前往。但是挈儿带女的又很不方便,留在家里又会拖累父母,我们应该在离开前把她们安顿好。”

我有一个表哥叫王荩臣,有一个儿子叫做韫石,一直希望娶青君为妻。陈芸说:“听说王家的那个孩子很懦弱,也没本事,最多是个坐守家业的人,但是王家又没有家业可守。但还好,王家也是书香门第,那孩子也是个独生子,可以答应这门亲情。”我对荩臣说:“我父亲是你舅舅,我们是表兄弟,韫石要娶青君为妻,我们也都同意。但是,若遇等到青君长大了再嫁过去,我们这边的形势不允许。我们夫妻去锡山后,你就给我父母说一下,让青君作为你家的童养媳先在你家暂住。你看怎样?”荩臣非常高兴,就说:“一切都听你安排!”不久,我又托朋友夏揖山推荐逢森到铺子里当学徙学习做买卖。一切都安排妥当后,华家的船也来接我们了。

那一天是庚申年(1800年)腊月二十五日。陈芸说:“这样孤零零地出门,不但要招来邻里的笑话,那个逼债的欧洲人一文钱都没要到,必定不会放我们走。我们最好是明天天刚亮的时候悄悄离开”我担心地说:“你病得这么厉害,天又这么冷,身体能吃得消吗?”陈芸就说:“生死由命,不用太担心。”

我悄悄地把我们的安排禀告父亲,父亲也同意。当天夜晚,我先把我们所有的一丁点行李挑到船上,然后叫逢森先睡。青君依偎在母亲身边哭泣,陈芸叮嘱她:“你娘是个苦命人,再加上痴情,所以才遭受这样的苦难。多亏你爹一直对我呵护厚待,不离不弃,这一次到华家去也就没有其他顾虑了。两三年之内,我和你爹一定会想办法让我们一家团聚的。你到夫家后,一定要恪尽妇道,不要像你娘一样。你的公公婆婆都以有你这样一个儿媳妇而感到骄傲,一定会对你好的。我留在家里的物件,全部给你陪嫁。你弟弟年纪小,不懂事,我们离开这件事就先不让他知道好了。走的时候,我们就哄他说去看医生,几天就回来。等我们走远了,你再把整件事告诉他,然后给你爷爷说一下就行了。”

附近那个老太太,就是前面提到的让我和陈芸住在她家消夏的那个老人家,非常同情我们的遭遇,愿意送我们到乡下去。当时她正好陪在我们身边,看到这样心酸的场景,也不停地以袖拭泪。

天快亮了,我们热了一点稀粥充饥。陈芸强颜欢笑,调侃着说:“我们第一次见面曾发生了吃粥风波,现在要分散了,又在一起吃粥,粥跟我们何其有缘啊。假如能以我们经历写一部戏,名字可以叫做“吃粥记”。”

逢森听到外面有动静,就爬了起来,含含糊糊地说:“娘,您要干什么去呢?”

陈芸赶紧哄他:“娘和爹要到外地看医生呢。”

逢森接着问:“看医生怎么会起这么早呢?”

陈芸继续哄他:“路太远了,所以要早起赶路啊。你和姐姐在家要听话,不要惹奶奶生气。我和你爹一起去,过几天就回来。”

鸡叫三遍,陈芸流着眼泪扶着老太太,刚要打开后门出去,忽然听到逢森嚎啕大哭:“哎呀,我娘再也不会来了!”青君怕他吵醒邻居,赶紧捂住他的嘴,轻轻地安慰他。当时,我们夫妻二人悲伤得肠子都要断了,但都不能说出一句话,只是劝逢森要乖,不能哭。青君看我们走了,就赶紧把门关上。

陈芸太虚弱了,没走出巷子十几步,就已经累得走不动了。我让老太太提着灯笼,我背着陈芸走。快到河边小船停靠的地方时,我们差一点被巡逻的人抓住。幸亏老太太急中生智,说陈芸是她的女儿,生了重病,要去看医生,我是她的女婿,一起去看病的。正好船家(都是华家雇来的工人)听到动静后前来接应,我们这才走脱。我们搀扶着下船。船开了,陈芸才敢放声痛哭。没想到这次离别,竟成母子永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