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皮纸:唐朝工艺的时尚再生(3)

第四步是抄纸。抄纸是所有手工造纸术里最重要的一步。李晓勇要参加的民间工艺大赛,事实上,因为手工制作构皮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真正把每一个环节都在参赛现场当堂再现,因此比赛的项目只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抄纸。抄纸得由两个人来完成,所用的工具是一种极为细密的竹帘。一人抬帘,一人帮帘。两个人娴熟地运动手里的竹帘,在抄纸槽里反复抄动两三次,倒掉多余的原浆后起帘,就能得到一张湿漉漉的纸。抄纸是一件极费体力也磨人耐力的苦差事。从早上到晚上,十几个小时站在抄纸槽旁,手里的竹帘在抄了纸浆之后,重量可达二三十公斤,这样机械地忙碌一天,两个人大约可以抄1000张纸。

第五步是收纸。抄出来的湿纸,要用木榨压好放置一夜,以便让上面的水分流走。经过木榨挤压后的湿纸,水分基本消失,但还要把它贴在一种叫纸焙的工具上,每排贴10张,一个纸焙一次可以贴100张。贴好后,放在太阳下曝晒两个小时即可得到成纸。成纸每50张为一刀,每10刀打包成一捆。至此,构皮纸的制作算是功德圆满。下一步,就是等到赶集时运送到丹寨县城或周边的其他镇子卖个好价钱。

按行业内的划分,用草本植物制成的纸叫竹纸,用木本植物制成的纸叫皮纸,显然,构皮纸属于皮纸。一般来说,皮纸比较粗糙、结实,不适合印刷和书写。因此,构皮纸在以前最主要的用途,是由鞭炮厂收购去作为制作鞭炮的原料;或是零星地卖给有亲人去世的家庭,做纸钱之用;此外还有一种用途,就是银行做捆钞纸。但这3种用途的数量,其实都十分有限,因此在10多年前,构皮纸的制作几乎就走到了绝路。然而,不经意间的一些变故,又使这种源自唐朝,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老造纸法得到了新生。

近些年,到丹寨来旅游的外地人日益增多,其中有不少人来自海外。对这些外来者而言,石桥村手工制作构皮纸的工艺,无疑就是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而买几张构皮纸回家作纪念便成为一种必然。在这种背景下,当地的造纸户们也抓住时机,对造纸术进行改良:比如往纸浆里加入蚕丝,可以织成一种韧性非常好的特种纸;往纸浆里加入鲜花,制成的纸张就不仅能保留鲜花的形状,而且长时间也不会变色。这些改良后生产出的构皮纸,在成为旅游纪念品之余,也被一些卡片和手袋生产商看中,纷纷选择来自石桥的构皮纸作为他们的原材料。

石桥之行半个月后,我接到了李晓勇的电话,他说他在手工艺大赛中如愿以偿地夺冠。他抄出的是一张彩色的构皮纸。加入纸浆里的鲜花,是他花了小半天时间,爬到村子后面的山上采摘回来的。在石桥村后的青山上,到处都是绚丽的,不知名的野花,它们生机勃勃的样子,总是让人想起那些生长在民间的古老技艺--比如手工制作构皮纸。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