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盐田:阳光与海水的千古传奇(4)

谭老汉们津津乐道的故事还没完。明朝永乐年间--自称一辈子吃了没文化的亏的谭老汉自然不知道永乐是什么,只记得是姓朱的人当皇帝那阵子,中国的制盐工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从那时起,沿海中国人告别了猛火长燃的盐灶,改为修建盐田,变蒸煮为日晒。当日晒制盐作为一种先进技术在全国推广,洋浦盐田村的日晒制盐已悄无声息地运作了6个多世纪。据说,为了褒奖开创日晒制盐法的盐田村人,清朝乾隆皇帝曾御笔书写了“正德乡”三个字赐给盐田村。鉴于这一缘故,在1949年以前的漫长纪年里,盐田村一直叫正德村。

正在落幕的古老技艺

第二天,阳光和海南夏季里的其他日子一样灿烂,挂在椰子树上的太阳如同一张喜出望外的大红脸。一大早,我们再次来到盐田村外的海滩,在那里,终于看到了昨夜在月光下遥遥晃过一眼的盐槽,也就是当年还风华正茂的谭正德跨海而来看到过的那些岩石。原来,所谓盐槽其实都是一种火山岩。这些石头散布在海滩上,像是一队刚刚被登陆舰运送而来,正在抢攻滩头阵地的重装士兵。时光回溯到唐朝,福建青年谭正德当初就是在看到这些火山岩被潮汐淹没、日光暴晒之后,上面留下了白生生的盐粒,从而顺理成章地发明了日晒制盐。谭正德的天才在于,对原始的石头进行了加工:他削掉了石头们的上半部,在石头顶部除四周留出凸边外,再把中间打磨平滑,做成石槽形状,这些槽的深度以一天能晒干槽里的水为宜。于是,多年以后,在洋浦半岛的海边,便留下了一个个石磨盘一样的盐槽。据统计,这片盐田占地750亩,盐槽多达7300多个。

那些经过第一二道工序粗加工后的浓度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卤水,接下来就被盛进一个挨一个的盐槽。中国最南方的太阳是靠近赤道的太阳,是很具热量的太阳,在极为强烈的日光暴晒下,盐槽里的水不疾不徐地蒸发了。当水分完全消失,盐槽里就剩下灰白色的盐巴。傍晚时分,盐田村的盐农们开始收获:用一种叫刮盐板的工具把盐槽里的盐细心地刮下来,放进随身携带的竹筐。如此周而复始地重复三五次,当家里的盐积累到一定数量,除留下自家食用的,其他的就可以运到集市上出售了。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日晒制盐乃是先进技术,依靠永不枯竭的阳光和海水,再加上盐工们强壮的身体和不知疲倦的耐力,大量食盐就从这潮涨潮落的海滩上生产出来。盐的生产显然也给谭氏家族带来了丰厚的利润,附近那些依靠出海或是耕地为生的渔民和农民,无不对他们抱有一份艳羡。北宋时期,谭氏家族在盐田村里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宗祠--在流淌着谭正德血脉的谭氏家族,祖先们甚至定下了盐田盐槽只能租不能卖和晒盐技术传男不传女的家训。从这些举措足以看出,洋浦盐田曾有过它如鱼得水的锦瑟年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