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盐田:阳光与海水的千古传奇(3)

一般来说,根据盐的存在形态,古人获取食盐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井盐,也就是把储存在地下的卤水抽取出来熬制成盐,如我的老家自贡,就是举世闻名的井盐基地;一种是池盐,像青海地区的许多盐湖,由于含盐成分高得惊人,只要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即可捞取天然结晶盐;一种是海盐,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煮海为盐:相当漫长的时间和相当广阔的地区,人们把海水直接倒进大号铁锅。铁锅下,木柴重叠,猛火长烧,直到把锅里的水分全部蒸发掉,锅底就会结晶出一些含有杂质的粗盐。

在盐田村采访,我们还见到一位姓詹的村民。据他讲,小时候曾见过奶奶制盐:每年春节过后,海南儋州一带天气开始变得干热。这时候,他的奶奶就要从海边捡拾一种被称为盐皮的泥块。这些泥块和普通泥块不同,只分布在离海比较近的滩涂上,错落有致,有些像干裂后的土地。詹奶奶把这些捡拾回来的盐皮打散,敲碎,细致地放在铺有稻草的箩筐里,再舀来清水,缓缓浇入箩筐。清水从细碎的盐皮缝隙间流过,慢慢钻出箩筐,流进箩筐下面的木盆。如此反复几次,詹奶奶再把木盆里的水倒进大锅,放到灶上煎熬。等到锅里的水都化为一缕缕湿润的热气,锅底就会粘附着一些灰白色的盐粒。据詹某回忆,30年前,在他老家海南乐东地区,当地的农民和渔民就是用这种方法解决食盐问题的。他还说,有时候盐熬得多,自己家里吃不完,就等着雅加大岭深处的黎族人背着各种山货出来以物易物。

看上去詹奶奶的制盐法似乎和前面所述的三种制盐法不同,但究其实质,仍然属于煮海为盐的范畴。只不过,大多数地方的人煮的是直接从海里盛来的水,而詹奶奶煮的则是清洗过盐皮的水。

谭老汉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在以盐田村为中心的半径不到20公里的小地方,一生中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是儋县县城,也就是苏东坡时代的儋州。他既对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盐农生活感到满足,同时也对祖先当年如何来到这个远在天涯海角的地方感到好奇--如同盐田村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一样,谭老汉对盐田村的历史了如指掌。一旦回顾历史,他们常挂在嘴边的是一个祖先的名讳,这个祖先的名讳给他们带来了无边的景仰、骄傲和想象。祖先名叫谭正德。谭老汉说,整个盐田村里姓谭的男女老少,都是老祖宗谭正德的血脉。通过谭老汉的讲述和当地的方志,我们大致可以还原出当年的情景:那是1200年前,用谭老汉的话说:“那时候,有个国家叫唐朝。”的确也正是李唐王朝时期,与洋浦相隔千山万水的福建莆田,有一个叫谭正德的青年。有一种说法是,谭正德曾经看到过一次海市蜃楼,他看到在家乡的西南边,有一片更肥美的土地。这个青年坚信他看到的就是真实的景象,于是他带着一群不甘寂寞的年轻人远涉重洋,来到孤悬海外的海南岛,来到当时还布满烟瘴疠气的儋州。在今天的洋浦盐田村外的海湾,他们惊奇地看到一些高高低低的坚硬岩石伫立在海滩上。每当大潮涌来,岩石就隐身于潮水中。大潮退去,随着太阳的暴晒,岩石上竟然结晶出灰白的盐粒。至此,我们可以推断的是,欣喜若狂的谭正德相信他真正找到了曾经看到过的那片海市蜃楼中的福地。从此,当中国的其他地方都还在用烧煮方式熬制海盐时,在偏居一隅、差不多被中原人视为蛮荒之地的海南洋浦,更为先进的日晒制盐却落地生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