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旋在云端的隐秘通道(13)

我们今天再来解读这篇碑文,显然,廊尔喀军队遭遇的暴雪,与虚无缥缈的关帝毫无关系,而是仅仅说明通拉山气候恶劣多变,常常给山中的经行者带来不测的灭顶之灾。从拉萨到日喀则,再从日喀则到拉孜、定日和聂拉木,这不仅是今天318线所经行的路线,也是多年以来形成的西藏通往尼泊尔和印度以及更远的中东地区的主要通道,5100米的通拉山垭口,则是这条通道的必经之地。

可能正是因为通拉山过于艰险,从而成为了中尼、中印通道上的天堑。在唐代,人们往往绕道比通拉山垭口更西的吉隆,沿着相对平缓的吉隆河谷出境,当然,这种平缓要付出多走几百公里的代价。在今天的吉隆县城附近的一条山沟中,有一方距地表数米高的阴刻碑文,碑文已风化残缺,但大致还可解读,它记述的是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唐政府派出王玄策和刘仁楷一行出使天竺(今印度)时途经此地,留下了这些文字。这两位杰出的唐代外交家兼探险家,有意避开了难以逾越的通拉山垭口--可以想象,在距今1400年前的唐代,在落后的技术条件下,要想翻越通拉山垭口,的确是一桩不可完成的任务。

明清以降,经行通拉山垭口的路线才渐渐成为前往南亚次大陆的首选。咸丰年间,廊尔喀政府向清政府提出派兵帮助攻打太平天国,虽然清政府拒绝了,但廊尔喀却宣称没及时得到清政府的回复,军队已经派出,清政府必须为此赔偿军费。以此为理由,廊尔喀军队又一次侵入西藏,并占领了边境要地聂拉木。清政府得报后,令西藏地方军队及僧兵2000人驻扎于通拉山。雄伟高峻的通拉山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正是这2000名及时扼住通拉山垭口的中国军队,使得廊尔喀当局不敢再越雷池一步,只得主动提出和谈。

有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之后,通拉山已不复当年的天险,但仍然可以看出其重要的战略意义。318线在翻越了通拉山垭口之后,一直到中尼交界处,几乎全都是下坡。从通拉山垭口到边境小城樟木镇,距离虽然只有几十公里,海拔高度却从5000多米下降到了2000多米。高达3000多米的落差,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不适,耳朵里像堵了两团棉花,面对面说话也得大吼大叫,与此相伴的,还有头脑发晕,胸口发闷。不过,公路两旁变化多姿的景观算是给了我们另一种安慰:两个多小时里,车窗外已从通拉山垭口的白雪变成了漫山遍野的碧绿,一条条瀑布直泻山崖,蒙蒙的烟雨和高大的阔叶树木使得樟木这个悬挂在山间的小镇一派生气。这种典型的亚热带景象,一时间让我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只有不时可以看到的来自尼泊尔的商人和汽车在不断提醒我:这里是遥远的边陲,这里是318线的终点。我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穿行了一个又一个垭口,才终于来到这美丽而陌生的异乡,迎面吹来的,已是来自印度洋的热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