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隐者的高地(2)

从笔记之类的野史和民间的口耳相传中,我们可以打听到严君平先生离开成都前往横山后的生活。在那里,他筑起了几间草庐,他的草庐正对着徐徐流过的徐堰河。更远处,平原托起了无数的村庄和城镇。严君平隐居之地,当地人称为读书台。考察其历史,它是四川教育史上的一个可资纪念之处:众所周知,位于成都的文翁石室是西汉年间所建的学校,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学校。而读书台,它是可以和文翁石室相提并论的另一所古老学堂,其渊源则和严君平密切相关。当年,当严君平以大儒和经学大师的身份隐居横山后,横山一带的乡绅出资办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就是读书台,严君平则是这所学校的主讲。从严君平所处的东汉到上个世纪60年代,读书台一直作为一个风雅而尚文的标记存在于横山,直到“文革”中期才被拆除。可以断言,横山读书台与文翁石室都是四川教育史上的闪光之处。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文翁石室声名远播,而读书台只余下了几把黄土和满目野草。

在读书台聆听严君平讲学的学生中,有一个后来闻名天下,那就是扬雄。作为西汉最杰出的哲学家、辞赋家和语言学家,扬雄天生口吃,却讷于言而敏于行。师从严君平的日子,他从这位大师身上汲取了他所能汲取到的营养。这个木讷的孩子,他的人生将从此一步步走出横山,走出郫县,走出成都,直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光照千秋的人物。

一个小小的横山,竟然有两位大师级的人物在此长久地生活过。他们就像今天的乡民一样,在同一方土地上呼吸山间的朝露,采撷田垄的野菜,感受松间的明月与桃李花开时的夕阳。这种漫不经心的日常生活中,横山的文化底蕴已经呼之欲出了。而作为成都平原上唯一的一块高地,横山的风景曾经打动过严君平和扬雄,也曾打动过无以计数的芸芸众生。

与严君平墓地和隐居遗址结伴的,是一座叫平乐寺的古庙。古庙始建于隋朝,父老相传,成都平原上的平乐寺有3处,即上平乐、中平乐和下平乐。上平乐即横山平乐寺,下平乐则是新都宝光寺,而中平乐已经无据可考。很长的时间里,横山平乐寺一直是川西坝子上的一座大寺,川西地区各寺庙的僧人出外云游,都得到这里领取度牒。明末四川遭逢千古未有的战乱,横山平乐寺被毁,尔后又几经兴废。而今,这是一座小有规模的寺庙,笔挺高大的楠木林立于寺内,昔年的遗迹隐隐可见。我们前往横山时恰值观音菩萨生日,四乡八里的善男信女接踵而来,不太大的寺庙及周围都是来来往往的人流。当宏大的法器响起,香烟就一阵接一阵地从楠木的缝隙间弥漫,渐渐洇入了略带寒意的春风。令人感动加感慨的是,人们在祈求善良美丽的观音菩萨的庇护并为她上香时,也没忘记与寺庙一墙之隔的严君平。在严君平长满蒿菜和松柏的陵墓前,一些还在燃烧的香烛告诉我们:乡人的记忆里,一代大儒以他的文化魅力和人格魅力,几乎赢得了和宗教相仿的力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