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隐者的高地(1)

横山,隐者的高地

距今约2020年前的东汉成帝年间,一代大儒严君平结束了在成都的卖卜生涯。他打算寻找一片安详宁静的田园,以便打发生命的晚年。此前的二三十年里,严君平一直生活在成都,为人预言人生的福祸前途。每天,只要挣到了相当于最低生活标准的100钱之后,他就会收拾起算卦的摊子,回到家中读书。多年来,就像一个执著的水手想要寻找远方的地平线一样,他在《老子》这部只有5000言的中国第一奇书中执著地寻找属于他的思想,他的精神。

严君平考察了川西的若干村庄和城镇,最终,他把晚年的隐居之地选择在了距成都30余公里的郫县新胜镇横山。如果说严君平是历代经学家中的异数,那么横山则是成都平原这块丰沛之地的奇迹:由岷江和沱江冲积而成的成都平原,除了周围有一些山峰外,平原内几乎全都一马平川。但就在这片富饶平原的西北角,在郫县新胜镇境内,却有一块突如其来的高地横卧在平原之上。那就是横山,一片面积达6000多亩,高出平原20-30米的台地。

如同一篇冗长的文章中突然出现的华彩段落,横山的存在也让人充满了惊讶和意外。当地人的传说中,当年,当成都还是一方时常被洪水侵袭的低洼时,二郎神从汶川一带担土前往成都填水造陆。其中的一次劳作,他不小心从天上掉下了一些泥土。这些泥土从天堂降落到人间,于是就在平坦的成都平原上形成了方方正正的横山。

传说除了增添机趣,自然不足为凭。千百年来,横山就那么意外地出现在平原人的视野里,它让大平原这篇文章增添了一些生机,一些想象和美丽。它如同成都平原上一个巨大的观景台,将平原的富饶与祥和尽收眼底。

徐堰河和柏条河是两条不太宽阔却水量充沛的小河,这两脉清澈见底的流水一前一后绕着横山划过。从横山的制高点,也就是严君平先生后来的埋骨处信目四眺,河流远去,平原苍茫。台地之下,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忧郁而高贵地金黄着,此起彼伏的村庄像一座座浮在花海中的孤岛。奇特的是,与横山只有一沟之隔的平原上的泥土都是油黑的,而横山却是一色黄土。在一些没有耕种过的荒芜之处,半人高的野草生长得欣欣向荣。如果不是台地上典型的川西民居,如果不是横山下无边无际的成都平原的春天,恍然间,你会以为走进了苍凉的黄土高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