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一条河的灿烂与落寞(8)

歪脑壳船乃是自贡船工针对釜溪河的特点而悟出的天才发明。由于这条井盐赖以外运的大动脉过于狭窄,尤其秋冬水枯之时,可以利用的有效航道更是大幅度缩减,而来往于河上的船只却密如虫蚁,如果上下行船只一旦迎头相撞,就会造成卡船,一旦发生卡船,满载盐包的下行船就会大量堵在河中,如此一来,整条釜溪河必然瘫痪。歪脑壳船的设计者们利用釜溪河中的行船规则是不论上行还是下行,一律都走左边的特点,把船头统一做成从右向左歪,这样,这些船头都朝左歪的船在航道上行驶时,一般就不会向右歪到对面船只的航道上去,即便偶尔上下行船相撞,也会因大家的船头都是向左歪而各归左边,不会发生卡船。船尾向右歪的原理和船头向左歪的原理一样:如果上行船或下行船从后面撞到同方向行驶的前船的船尾,也会很好地回到左边,不会因此而堵塞。

一条歪脑壳船有6个船舱,最多可载盐450包,载重量在50吨左右。至迟在清朝末年,歪脑壳船就已漂满了釜溪河,到抗战时期第二次川盐济楚,它们更是担纲了自贡井盐外运的主角。有时候,歪脑壳船也从釜溪河进入沱江,再从沱江进入长江,从而下行到湖北各码头。湖北人对这种从来没见过的船很感兴趣,给它另外取了个名字:川歪子。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如果不是这种看上去其貌不扬的木船,两湖地区千家万户的主妇们,一定会为无盐之炊而发愁。

上世纪40年代初,抗战正炙时,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重庆任职期间曾去过自贡,他对歪脑壳船大为赞叹,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在他几年后回国写成的巨著《中国科技史》里,给予了歪脑壳船一席之地。同时,英国驻宜昌海关的学者型官员渥塞斯特,则在他的著作《扬子江上游的船舶》中,用更大的篇幅记载了歪脑壳船。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科技史研究所教授周世德出版的《中国造船史》,更是把歪脑壳船图片作为封面。那些名与姓俱不可考的歪脑壳船的发明者们,肯定不曾想到,他们天才的技艺将会把歪脑壳船从釜溪河的浅水中,一直航行到中国科技史这片浩荡的大海。

歪脑壳船天才地解决了釜溪河河道狭窄的问题,但要想大规模地外运,还有一个问题也必须解决,那就是由于盐船吃水较深,而釜溪河航道较浅,且多险滩,一旦到了枯水季节,这些载满盐包的歪脑壳船就无法通行。王爷庙是釜溪河边一座雕梁画栋的庙宇,位于自贡市区,它是负责盐业运输的橹船帮为了祭祀江神王爷而修建的。王爷庙脚下,江面较为宽阔,自康熙年间疏浚河道以来,这里就是自贡最重要的码头。每逢枯水季节,王爷庙脚下的江面总是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船只,其密度之大,让人有些怀疑:这么多船拥挤在一起,它们如何才能行驶得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