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开始,新移民面临文化危机

在纽约市,学区规定5岁的孩子就可以享受公立上学教育,入学年龄以12月31日前出生为限。这下,12月出生的女儿,刚好轮到上学机会,与当年年初出生的孩子玩在一起,个子自然矮了一截。

9月的纽约,天气还很炎热,放学后的女儿,在后院里尽情放肆玩耍,从自行车上摔倒,又不顾一切地爬上去再骑,直到膝盖上磨破了皮,出血无数,才想到回家。平时在学校,女孩儿爱追逐疯闹,所以胳膊大腿常常挂彩。我们见多不怪,习以为常,回家后贴上个邦迪护创膏,也就罢了。

谁料,一起民事案件却由此从天而降。

几周后,我们收到一封来自纽约州福利部青少年处的公函,文字不长,声称业已受理对我们夫妻俩的投诉,有人控告我们具有虐待子女的嫌疑。依据法律法规,有关人员将登门调查,核实该案细节。公函要求我们在7个工作日内主动回电,预约执法人员上门时间。公函上,案例登记号码、公章、官方签名,一应俱全。我们刚刚来自人治社会,哪里见过这等法律文书与程序。当天通宵无眠,可说是对我们夫妇俩最大的折磨,面对我们唯一的宝贝闺女,思绪却纠结在下列问题。

第一,到底是谁投诉、告发我们,邻居、警察,还是过路人?

第二,投诉立案的证据是?

第三,哪些渠道可以帮助我们?学校、朋友,还是律师?

第四,此事的结局是?最坏的结局是?

我们越想越害怕。当时不久前,纽约的中英文报纸反复报道过一则案例。哥伦比亚大学有一对中国大陆留学生小夫妻,宝宝出生刚满一岁,正依恋妈妈,可惜丈夫毕业后工作一直没有落实,只好靠太太的一份晚上的临时工作维持家计,明知学生签证规定不得打工,但是为了生存只能硬着头皮碰运气。小爸爸整晚整晚地搞不定宝宝,孩子的哭声惹恼了外籍邻居,一个电话打到市政府投诉,控告小夫妻虐待婴儿。执法人员上门调查的结果确认,小夫妻没有合法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拮据,不利于婴儿生存,必须立即将孩子解救出来,暂时委托福利救济部门收养。

现在,事情已经提升到了保护女儿、争夺抚养权的原则高度。次日早上,我们立即奔赴女儿的学校,希望获得一丝指导,回复却令我们大吃一惊,原来投诉我们虐待孩子的,就是校方,班主任一连几天发现女儿身上出现淤血斑块,询问女儿,可她不发一言,老师越发觉得事情的严重性,殊不知,女儿此刻的英语程度,仅是我们上学前强化的两个单词:“上厕所”与“要喝水”。老师再请同班的一位华裔孩子代为其翻译,询问细节,女儿同样不发一言,小男生的一口粤语,更像外国话。事情铁板钉钉了,老师立即上报校方,否则,事情进一步发展,就成了班主任的责任。以上所有细节,都是20年后才揭晓的,与女儿一起回忆童年,是我们的快乐时光,这些记忆片断,慢慢从她的口述中,被我们还原成当时的情景。

看来,我们只有一周的时间落实自救,我们必须清除所有可能因误会、推理,从而论证成为涉及虐待,或者无力正常抚育孩子的线索。首先要在附近马上租一套公寓,搬离现在居住的后院小屋,它看上去太不正规,远离美国人心目中一家三口的正常居住条件;然后要将厨房冰箱的空间,用各种食物和饮料填满,牛奶和面包,必须放在显著位置,以示基本口粮充足;接下来就是打扮新居了,一室一厅里的清洁卫生与温暖气氛,可以显示小家庭的生活品位。所有这些细节,都是几位最亲密的朋友,到处打听,悄悄商量后,加以改进落实的,以免再次留下不利证据,误导调查人员。

一周后,一位文静的非洲裔女性调查人员按响了我家门铃,我们热情地迎她入座,自信地介绍了我俩体面的就学专业和就业单位,这两个纽约大学旗下的部门肯定赢得了她的好感,然后我们谈移民的不易,谈子女的养育心得,谈女儿的异国好奇,我们努力暗示她参观一下我们的冰箱藏品,可是她还在兴致勃勃地记录谈话内容,最后留下一句:别担心,祝你们好运!调查前后共计花费了20分钟,公务期间,她没有喝过我们准备的茶水,也没有吃过一口水果,这些出于中国文化的待客礼仪,都被她以微笑婉拒了。我们祈祷这位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雷锋式”阿姨,将好人做到底。果然再过一周,公函又到了:“本案业已注销。”

如果我们学会了客观地用美国式的思维审视全部过程,其实很值得借鉴推广,为每个孩子营造安全幸福的生长环境:老师及时发现了异常的情况,工作尽职;政府有效地审理了案件;20分钟的正常调查时间内,公务员获得了她需要的所有细节;而家长确实为孩子尽了最大的努力保护孩子与家庭,而这正是法律法规希望获得的社会效果。在这里,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是清晰的,也是我们从未体验过的,协调、管理替代了以往印象中的专政和教导,这就是社会差异,也是我们第一次在另一种文化社会中收获。

记忆中,有部叫《刮痧》的中国电影,其中用太多的中国视角表达文化差异,抨击异族伦理,展示文化自卑,电影本身再次渲染了文化冲突,有害无益。万事过了头,就不易修复裂痕。在这方面,如果拜读过援华抗日军事顾问史迪威将军的回忆录或相关史料,老一辈的智慧,不是当下的精英可以达到的高度。史迪威将军1911年首次来到中国,之后数次出任驻华公职。他在阎锡山治下的山西修路,却更欣赏这位西式管理军阀采用加州治理干旱的技术,引进美利奴羊种和谷物牧草优良品种,他甚至拜读了阎锡山制定的反对陋习、提倡新生活的山西公民守则;他在冯玉祥治下的陕西治军,并没有因为这位笃信基督的将军要求部队言必上帝、行必《圣经》的观念,使两人在文化上和宗教上更加接近,从而惺惺相惜,反而不断反对冯将军购买坦克飞机,鼓励他搞好基本建设,赞同他对士兵的职业培训和文化教育。当时中国民间底层的落后状况和政治混乱的现实状况,从来没有阻碍这样一位西方精英将家安在中国的愿望,他在东方看到了更多文化融合的美好侧面和未来希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