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的依恋关系影响人的一生(2)

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们对成千上万的孩子进行了陌生情境测试。大约2/3的孩子当母亲在测试中离开时会哭一会儿,当她回到房间时则会冲到她身边,这些孩子属于“安全型依恋”。大约1/5的孩子在母亲离开时不会有任何明显表现,母亲回来后也不会匆匆扑向她,这些孩子属于“回避型依恋”。还有一些孩子并不会表现出前后一致的反应,当母亲回来时他们可能冲向她,但当靠近她时也可能生气地捶打她,这些孩子被认为属于矛盾或紊乱的依恋类型。

这些分类像所有试图对人进行分类的方法一样具有局限性。尽管如此,但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心理学家们的确已经对依恋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总结出了所谓的“依恋理论”。该理论探索不同类型的依恋与不同的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及童年期依恋对于整个人生历程中的各种关系和成就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幼儿1岁时的依恋类型,也跟他们长大后在学校如何表现、如何开展人生、在此后的人生中如何培养人际关系有较大的相关性。尽管婴儿时期的一项测试结果并不能决定一生,没有人在童年就注定是某种命运,但这些研究的确为于某些内心模型工作方式提供了信息,这些模型由亲子关系所创造,之后则发挥着引导人们生活的作用。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拥有与他们的需求相协调、能读懂他们情绪的父母。他们的母亲会在他们害怕时安抚他们,在他们高兴时与他们愉快地玩耍。这些孩子并不一定拥有完美的父母或是完美的亲子关系。孩子并不是脆弱的。尽管父母会把事情搞砸、发脾气,有时会忽视孩子的需求,但如果照顾方式大体上是可靠的,那么孩子仍然会因他们在场而感到安全。经验表明,养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即使父母对孩子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只要孩子认为自己跟他们的对话是连贯且可以预测的,那么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仍可能是安全型依恋。

当父母与孩子们达到如此程度的和谐时,大量的催产素将会流入他们的大脑。一些科学家把催产素称为“合群神经肽”。当人们享受亲密的社会关系时,当母亲分娩或给孩子哺乳时,当相爱的两个人在性高潮之后相互注视着对方的眼睛时,当朋友或亲人拥抱时,催产素水平都会急剧上升。催产素给予人们强烈的满足感,也可以说,催产素是使人们联结在一起的自然方式。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通常比较善于应对有压力的情境。明尼苏达大学教授梅根·冈纳(Megan Gunnar)所作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你给15个月大的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打针,他会因为疼痛而哭喊,但他体内的皮质醇水平并不会升高。非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可能哭得同样大声,但他们不太可能伸手去触摸照顾者,而且他们的皮质醇水平更可能迅速上升,因为他们习惯于感受更多的外界压力。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倾向于在学校和夏令营中结交更多的朋友。在学校,他们知道如何利用老师和其他成年人获得成功。他们不会觉得被迫要依靠和接近老师,也不会克制自己故意远离老师。他们在建立联系和解除联系方面非常自如。他们在一生之中通常更为诚实,因为他们觉得没多大必要靠说谎来夸大自己。

回避型依恋孩子的父母通常孤僻、内向,他们不能很好地与孩子进行交流,或是难以有融洽的情绪体验。有时他们能说出合适的话语,但他们的话语并未伴随着传达情感的肢体语言。作为回应,他们的孩子形成了认为必须自己照顾自己的内心模型。他们学会了不依赖他人。在陌生情境测试中,当他们的母亲离开房间时,他们并不会抗议(至少没有明显表现),即使他们心率的加快表明他们内心其实相当激动。当被单独留下时,他们并不会哭喊,而是继续单独玩耍与探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