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一点时,这些孩子表面看上去似乎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独立与成熟。在学校的头几个星期,他们的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比较高。但事实会逐渐表明,他们并不会跟朋友和成年人发展亲密的关系。他们忍受着更深程度的慢性焦虑,在社交中缺乏信心。阿兰·斯鲁夫、拜伦·埃格兰、伊丽莎白·卡尔森和安德鲁·柯林斯合著的《人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一书中,有一段关于回避型依恋的孩子走进教室的描述:“他的路线是一系列之字形,就像帆船逆风航行的轨迹一样。最后他终于绕到离老师比较近的地方,然后转过身背对着她,等着她先叫他。”
回避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通常想不起太多的童年往事。他们可能会笼统地描述童年,但极少能回忆起强烈的情绪体验。他们在发展亲密关系方面经常遇到障碍。他们可能擅长逻辑讨论,但当话题转变到情绪上,或是被要求展现自我时,他们就会表现得非常不自在,只有在独自一人时,他们最为放松。日内瓦大学学者帕斯卡·维特卡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回避型依恋的成年人在参加社交活动时,大脑的奖励区域会显现出更低的激活程度。当他们70岁时,独居的概率是一般人的3倍。
矛盾或紊乱型依恋的孩子的父母通常都喜怒无常。他们这一分钟还在,下一分钟就不见了。他们可能在一个小时内过度干扰孩子,然后又冷漠地疏远孩子。这些孩子难以建立稳定的工作模型,他们会同时有奔向父母和逃开父母的强烈愿望。当他们被放置在吓人的陡坡边缘上时,就连仅12个月大的孩子也不会像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那样期望母亲来解救他们。他们的目光会投向别的方向。
更大些时,这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令人担心。他们更容易感受到威胁,而且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这种压力造成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即使在抵消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后,在缺少父亲的家庭中长大的女孩仍旧会更早开始月经周期。一般而言,紊乱型依恋的孩子更容易在青春期滥交,在17岁之前有更高的概率患上精神疾病。来自不稳定家庭的孩子的大脑体积更小,神经联结也更加稀疏,因为童年的精神创伤性刺激阻碍了神经突触的形成。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说早期的依恋能够决定人生的全过程。孩子长大成人后的生活并不是完全由依恋类型决定的,其中的部分原因是一些人似乎非常有抵抗力,让他们可以克服早期的缺陷(在童年遭受性虐待的人之中,大约有1/3的人在成人后并未表现出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另一部分原因则在于生活的复杂性。对母亲不够依恋的孩子,可能会遇到一个可以依赖的老师,或是一位教会他如何与他人交往的阿姨。一些孩子具备“利用”他人的能力,如果父母不是合格的依恋对象,他们就会吸引别的人作为依恋对象。然而,早期对于父母的依恋确实会开启一条通道,促进孩子形成用于认识世界运作方式的潜意识工作模型。
许多研究追溯了早期依恋类型对人们整个人生过程的影响。例如,研究人员发现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在德国孩子中所占的比例比美国的要高,而日本孩子中属于紊乱型依恋的比例更高。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之一是在明尼苏达州进行的,斯鲁夫、埃格兰、卡尔森和柯林斯所著《人的发展》一书中总结了研究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