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上幼儿园(4)

温娜为难了,这么大的城市找到农民真不容易,抬眼望去,一望无际的小区,人们生活都差不多,上班,下班,买菜,早晨有老太太跳健美舞,晚上遛狗。

这所小幼儿园提供给孩子玩耍的玩具,是从一个国外的教育中模仿来的。有一些布做的简单的娃娃,放在筐子里,盖着小被子;有十几个用木头做的动物;还有一些木头段。当初温娜看着这些玩具,真的想不出可以怎样玩。如果孩子在几天之内拿着这些玩具摆来弄去,可能还有点意思。如果在几年之内,将近上千天的时间里,只摆弄这些玩具,肯定会感觉到无聊和厌烦。

温娜看了儿童心理学说,儿童具有习惯化特征,如果对一件事物太过于熟悉了,并且长期与一些事物在一起,就会对这些事物有习惯化反应,再也不注意它们了。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新的内容可供儿童探索,儿童就会感觉到无聊。发展心理学上讲,习惯化正是人类发展的基质。正是由于习惯化的原因,才使儿童不断地探索新事物新领域,促使儿童获得发展。

温娜给小杨老师提出质疑:“是不是由于玩具太少了,而幼儿园提供的玩具,跟孩子的生活经验又不匹配,孩子无法使用它们?”

小杨老师笑了:“我们这种教育是很先进的一种教育,我们为孩子提供很少的玩具,促使孩子产生很多的想象。”

很少的玩具,很多的想象,听上去蛮有道理的,但是玩具少真的能促使孩子产生想象吗?据温娜这段时间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她知道其实儿童的想象跟成人的想象不一样,儿童的想象只是用来解释自己尚未了解的世界的,并不是用来作为创造的基础,也不是一种修炼成的思维形式。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对真实世界的探索和对真实世界的认识可能更加重要。在有了经验和个人知识之后,自然出现的想象,可能对人类更加有意义。如果为了想象甚至把想象放在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唯一的位置,恐怕是有问题的。

回去以后,温娜做了大量的工作,查阅了大量的这个幼儿园所说的那种教育的资料。

在一本书里她查到,很少的玩具,很多的想象来源于台湾一个老师写的一本书,说的是有一对夫妻因为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几个孩子被放在家里,每天自己想办法玩耍。后来这对夫妇发现,他们的孩子拿着谷仓里的一些简单的物品在玩耍,他们的玩耍充满了创造性和令成人羡慕的想象。比如他们用一个弯弯曲曲的木棍当小河,用另外一个弯曲的树皮当桥梁,用一个小盒子蒙了一块旧布当电话。从此这些孩子不再打架,每天沉醉于他们所创作的游戏中,一玩就是几个小时。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变得非常温顺,他们在晚上吃饭的时候还在讨论他们的游戏。做小学老师的父亲发现,他们的孩子实际上在创作一部文学作品。

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这样玩耍呢?为什么老师说,自己的家庭生活与孩子幼儿园提供的玩具不匹配,需要自己丰富家庭生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