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控制欲的真实表现(5)

研究中我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很多人虽然生活在状态Ⅱ之下,但与其他人的沟通和交流的模式却是状态Ⅰ的。在交流与沟通过程中,他们对这种模式非常认可,好像只有这种模式才是有效的,状态Ⅱ之下的交流方式很难成为他们的特征。下面这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很有必要多读几遍这个案例,因为它说明了言语虐待关系中的核心问题)。

安是有幸生活在状态Ⅱ(RⅡ)之下的一位女士,她认为丈夫齐和她一样也处于状态Ⅱ之下。但我们知道齐不是这样的,而安对此却认识不清。我将他们的日常对话记录下来了,只要你读读,就会发现安的生活状态是处于两者之间的。她一会儿处于自己生活的RⅡ状态,对齐表现得很宽容;一会儿处于齐生活的RⅠ状态,表现出困惑和无奈。你还会发现,安一直想像齐的生活状态和她是一致的。下面是他们之间的对话:

齐走进房间,重重地坐到安旁边的一把椅子上,似乎不经意地说:“哎,你也太不合作了。”(齐是处于RⅠ状态中的人,总有控制别人的欲望,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安有些脱离开他控制的迹象。)

安不知道齐的意思,因而有些困惑,问:“你怎么这么说?”(在安看来,齐的质问好像还很有道理,因为她认为齐和她一样,处于状态Ⅱ下,在两个人的关系中,更愿意寻求相互之间的沟通。基于这样的想法,她认为齐有理由这样说:“你是一个不合作的人。”安从没怀疑齐对他们之间关系的态度。)

而齐呢,只想控制和支配别人,因为控制欲,他开始向安发难。对他来说,他说的话是不能被质疑的,安只能听着,然后检讨自己为什么是一个不合作的人,而不能怀疑齐所说的话的真实性。

当安问“为什么”的时候,显然没有怀疑齐的意思,因而齐回答安的问题时,带着明显的胜利者的姿态,以愤怒的语气回答:“因为你连这个滚到你脚边的水果都不愿帮我捡起来。”

安这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头,开始自我保护,她说:“可我并不知道你在捡水果。”

齐厉声说道:“可是我在捡。”

在齐看来,他取得了胜利,他已经将支配权力的人际关系模式付诸实施。他打击了安对自身的基本认识,因为安对他提出的问题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说明安对他毫不怀疑,而真的相信自己在与伴侣相处时存在问题。齐并不关心安的心理状态,他达到了目的,因而感觉非常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