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语言教育越早越好(2)

许多父母都抱怨教孩子语言太不容易了,特别是要想教他标准的发音以及快速记住大量词汇的时候。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孩子学习语言的规律,找到合适的方法,许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我认为,从“身边的实物开始”是教孩子学习说话和掌握词汇的最好方法。

在小卡尔稍大一些后,我和妻子经常抱着他看饭桌上的餐具和食物、身体的各个部位、各种衣服、室内的陈设等。总之,看到什么就教什么,也教他动词和形容词等,这样,使他的词汇逐渐丰富起来。孩子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一切对他来说都很新鲜,我们应该尽早就让他知道这个世界,越早越好。那个时候,只要我出门散步,都带着小卡尔。从家里到村口的教堂,一路上我看到什么讲什么:高高的树,矮矮的草丛,飞动的鸟儿,粗粗的木栅栏,路灯,楼房,马车,各种花草,各种人,还有忙碌的小蚂蚁……孩子对这一切都很好奇,一出门就咿咿呀呀,指这看那地说话,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说话能力在逐步提高。

给孩子讲故事和读书,都是开启孩子语言天赋的有效办法。讲故事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启发他的想象,扩展知识。传授知识、死死板板地教,孩子不易记住。用讲故事的形式教,孩子就喜欢听,并且容易记住。讲故事不能只让孩子被动地听,应该要他复述,这样才能完全达到讲故事的效果。读书,要选择好书读给孩子听。讲故事和读书不光是讲和读,也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形式,比方说表演其中的一些故事和情节,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效果更佳。小卡尔到五六岁时就能毫不费力地记住三万多个词汇,这即便对一个中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的语言从半截子话学起的,所以他们总是教孩子“咂咂”(乳房)、“丫丫”(脚)、“汪汪”(狗)之类的词汇。我对这种做法感到遗憾和气愤。我反对教给孩子不完整的话和方言。因为这样的语言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害无益。孩子本来是可以学会完整规范的语言的,可是大人却不好好教,这就等于是在浪费孩子宝贵的时间。学校的教师用在纠正学生已经养成的毛病上所花的时间比起教他们新的知识所花的时间要多得多。能正确运用语言意味着能正确地思考。如果让孩子从小就使用似是而非的语言,那么孩子的大脑思维就是糊涂的,不利索的。但是,有些父母竟以孩子发出的错音、说出的错话为乐,这是极其愚蠢和错误的。

小卡尔出生以后,我就尽可能地对他说准确而漂亮的德语,不仅包括规范的语言而且还有能够更好表达的谚语俗语。俗语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有其鲜活性和灵活性,教孩子俗语也是让他感受生活的一种方式。我绝对不会教给儿子不完整的话。我和妻子总是反复地教小卡尔的发音,有时也故意犯错,让他主动地纠正我们的错误,这样就更加激发了他学习标准德语的兴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