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当道(22)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初一,觊觎大明朝已久的瓦剌可汗也先,悍然发动了对明王朝的全面战争。开战十一天后,即七月十一日,朱祁镇正式宣布,他将率军御驾亲征瓦剌。消息传来,满朝皆惊。亲征的原因,公认的说法是王振撺掇。而在作出决定后,朱祁镇也对群臣讲述了他自己的理由:“瓦剌屡屡侵扰边关,边境将领频繁告急,我身为一国之君,怎么能贪图安逸呢?”事实是,从皇宫阅兵,参观朱棣遗物起,朱祁镇自己心中便埋藏着沙场建功、重现祖先荣光的理想。

在朱祁镇“御驾亲征”的整个过程里,见诸史料比较多的,有明军出征后的节节败溃,士气逐渐低落。有王振的错误指挥,以及在进军和撤军途中的大施淫威。而值得一提的,却是朱祁镇本人的“淡定”。明军进军时,大军半路断粮,部队士气低落,朱祁镇得知后,还曾将自己的粮食分给部下,并且乐呵呵勉励众臣。明军被迫北撤,遭瓦剌军追击的时候,朱祁镇也很淡定,即使连续两次派去阻击瓦剌的明军相继覆没,也依然不见惊慌。被瓦剌包围在土木堡时,朱祁镇同样淡定,比起众大臣的人心惶惶,他却该吃该睡,谈笑风生。瓦剌发起总攻,全歼明军后,打扫战场的时候,却发现满地尸体堆里,坐着一个衣着华贵的青年,见到瓦剌军逼近,既不逃跑也不惊慌,他的身边,一杆大明的军旗依然猎猎飘扬。全军覆没的朱祁镇,在沦为俘虏的那一刻,依旧十分淡定。

按照蒙古人《黄金史》上的说法,沦为俘虏的朱祁镇,是个死了许多次没死成的人。瓦剌可汗也先想用剑砍死朱祁镇,结果剑断了,也先想把朱祁镇扔到水里淹死,结果朱祁镇浮了起来。而《黄金史》和《明史》也都有一个“巧合”的记录:也先想半夜偷偷杀死朱祁镇,没想到天上打雷,把也先的马给劈死了。一来二去,也先终于相信朱祁镇是真命天子,从此不敢加害。

朱祁镇在土木堡事件前后用人不当,绝不止王振一人,另一个典型就是喜宁,喜宁是朱祁镇分外宠爱的另一太监,而且也格外骄纵。朱祁镇有一次赏赐弟弟朱祁钰,没想到喜宁闹情绪,也向朱祁镇要赏赐。朱祁镇不但不怪,反而大方地满足了他。土木堡之变后,身为战俘的喜宁吃里扒外,率先投降,不但成了之后也先南下攻明的向导兼狗头军师,更多次羞辱朱祁镇。朱祁镇被挟裹流离期间,他经常借故巡视,冷嘲热讽。比起王振来,他更像一条白眼狼。

在沦落为囚徒的日子里,朱祁镇过得异常艰难,但《明史》中的记录,无论在怎样危险的遭遇下,他都一如既往地保持淡定,在凶狠的敌人面前,更保持着大明天子的高贵气度。而淡定的朱祁镇,也有一次载入历史的“失态痛哭”。一次他的侍卫袁彬身患重症,昏迷不醒,朱祁镇焦急万分,在百般医治无效后,朱祁镇趴在袁彬身上,放声号啕大哭起来。没想到这一哭,却把一只脚已经迈进鬼门关的袁彬,硬生生地给“哭”醒了。如他做皇帝一样,沦为囚徒的朱祁镇,依然保留了他待人真诚友善的性情。

成为俘虏的朱祁镇,他的主要角色是“人质”,即瓦剌挟持着他,骚扰明朝边境重镇,逼迫明朝边将开关投降。然而当瓦剌挟持着他攻打大同时,朱祁镇却暗地捎信给大同守将郭登,要他固守城池,千万不要开城门。当瓦剌终于失去耐心,带着朱祁镇悍然攻打北京时,朱祁镇更命侍从哈名捎信给京城,要他们团结破敌,不要挂念自己。按照哈名的记录,瓦剌攻打北京失败后,还企图攻打陕西,拥立朱祁镇为傀儡皇帝,替他们统治中原,也被朱祁镇否决。即使沦为俘虏,铸下大错,一无所有的朱祁镇,至少还保留着他身为大明皇族最基本的东西--气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