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当道(14)

严酷清算“建文余党”的朱棣,登基后当然也没忘记帮他打天下的功臣们,他除了大封“靖难五公爵”等功臣外,连帮助过他的普通百姓士兵也没有忘记。河北地区凡是曾奋勇“支前”的妇女,每人赏赐彩帛二表里,银钞百锭,相当于人民币五万多块。最幸运的,当属一位叫周小二的上海船工,朱棣渡江进南京的船,是由他撑船摆渡的,事后他家不但被免除赋税三年,他本人更官封“巡检使”,摇身一变成了“朝廷命官”。此人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幸运船工”。

清算“建文余党”,封赏功臣,只是朱棣稳固统治的第一步,要真正坐稳皇位,他必须要做个好皇帝。在这一点上,朱棣同样努力。他个人的工作勤奋程度,按照《明实录》中的记录说:他每天早晨四更的时候就起床,吃过早餐后,他要在早朝前把所有的国事预先筹划一遍。早朝之后,他批阅奏章往往要批阅到很晚。即使在他熟睡的时候,只要有紧急的奏报送来,内侍都要立刻把他叫醒,否则就要受罚。在勤政这点上,他是明朝最接近太祖朱元璋的帝王。

勤政的朱棣,也有自己的治世理想。除了日常工作外,他还经常召集民间知名的老寿星,将他们请到宫中饮宴。永乐七年(1409),在接见一位北京的老寿星时,兴致勃勃的朱棣,说出了自己的治国追求:农民勤劳地种地,不用担心交不上赋税;工匠勤劳地工作,不用为了养家糊口去钻研奇技淫巧;做生意的商人们可以生意兴隆,不会破产沦为流民;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他们之间都可以和睦相处;邻里之间,更可以相互抚恤。这个理想,就是他一直说的“斯民小康”。

追求“斯民小康”的朱棣,在任期间,也有他独创的“福利政策”:凡是在战争中丢失土地的农民,只要回乡务农,不但不会有任何责罚,更可以得到国家无偿补助的耕牛与稻种。在饥荒中被迫卖儿卖女的农户,官府要出钱帮助他们赎回被卖子女,同时有组织地迁移人口密集区的流民到人烟稀少区屯耕。同时,朱元璋执政晚期规定的设立预备仓的政策,也被他继承下来,从永乐元年(1403)起全国推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