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再见了,谷登堡(16)

1989年夏天,王选对自己的学生提出这个项目的时候,肖建国有些迟疑,里面所涉及的核心技术可以说是与文字排版毫无关系。但肖建国最终接过了这个项目。“王老师坚决地支持这个课题”。

过了大约一年,项目研制成功了。《澳门日报》成了这一系统的第一用户。

1992年1月21日,北大方正彩色出版系统在《澳门日报》投入生产性使用,那天,《澳门日报》虽然只是在娱乐版上用了这套系统,但是它的意义非同一般,“它在世界上第一次实现了彩色照片和中文的合一处理和输出,并整页输出彩色报纸版面。过去人工剪贴彩报的一版需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现在只需几分钟就能输出一版的四张分色片,使报纸时效要求高的新闻版上也能登彩色照片。”

果然,到了2月14日这一天,正逢小平同志视察珠海,各报在报道这一消息时发的都是黑白照片,唯独《澳门日报》用一整版刊登了12幅邓小平的彩色照片,随即在华文报纸中引起了极大轰动。

看着《澳门日报》绚丽而清晰的大照片,香港《大公报》动心了。那时候张兆东正好被派到了香港推广市场,他很快把两套激光照排系统和十几套轻印刷机卖给了《大公报》。

关于《大公报》,还要再写一段。这是肖建国自己的回忆:

“1992年1月,我们在澳门排出了第一张彩色报纸《澳门日报》,这是使用方正彩色系统的第一张报纸。当时,《澳门日报》的出报情况有些特殊,是用1524线的输出设备输出130目的彩色网点,这也是我们当时最高的技术水准。

《澳门日报》的成功导致了《大公报》的订货,这件事我在澳门就听说,但当时我没有任何把握在技术上做好这张报纸,因为《大公报》要求以1524线的设备输出120目的网点。我们根本还没达到这一步,但是签约的人并不知道这一点。虽然只有10目之差,在技术上我们一点把握也没有,因为技术上的配比关系即使只相差10个单位,复杂性却是难以估算的。

我们赶快在澳门就开始做新的试验,但都失败了。合同已签,我们回到了北京。对公司来说,香港这一市场与澳门不一样,在香港的成功意味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反之,在香港如果失败了,后果无法想象。随着交货日期的临近,我还是一筹莫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