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748”的诞生(11)

★★★

1974年8月9日,第四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国科学院、新华通讯社和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共同拟文,向国家计委并报国务院,请求“将计算机汉字处理工程”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计划。

在那个盖了五个红色大印的文件上,签上了五个名字,这同样是应该被载入史册的。他们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四机部部长王诤

一机部副部长孙友余

中国科学院秘书长郁文

新华社社长邓岗

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局长徐光霄

报告送到了国家计委,严谷良签报计委副主任顾明。在签报中,严谷良写道:

“我们现行的铅字排版,在印刷出版、新闻传输及资料处理方面,均占用大量劳动力。速度慢、效率低,远不能适应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需要。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可提高工效十倍,同时还可以节约大量有色金属。据调查,全国有铸字合金铅20万吨,铜模200多万付,价值60亿人民币。每年还需补充消耗铅5000吨,铜模9000付。告别铅字,节约下来的合金已足够用于新技术装备。”

签报最后说:“此项工程对印刷行业的技术改造、新闻通信、资料处理的现代化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