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0日 催眠室
*爱自己,才能将心灵的能量聚焦。
有一阵子朋友圈里都大讲养生之道,很快这股风气从这个圈子里再到那个圈子里,结果大家都津津乐道于养生保健,各种天价修炼班、保健药品都用上了。而与此同时,在大家的心里不知不觉有了彼此心照不宣的东西在里边,比如,张先生花了九千元买了个磁疗枕垫,李先生一听说也就马上买个一万块的;马先生听说了,索性买了一万五的;到最后圈子里你看我我看你,磁疗枕垫价格炒到了两万一,照样还是有朋友在买。买完了之后,大家也很快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心里的感受由不得自己,隐隐地有些酸涩。
这种心理其实人皆有之,倒是属于正常化范围。从行为心理学上来说,这也属于自我获得外界赏识注意的一个内心自我意象的范畴,不过真要追究其原因,还是和爱自己有关。正如朋友们所言的那样,养生保健是大家爱自己的表现,也是自爱意识的一次大爆发。然而,在爱自己的手段上,我们到底是否需要这样做呢?
多次来心灵空间里的GL女士,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只要心情紧张,或者受了男友的气,就总会对自己说:“你不爱我,我就自己爱自己。我疼我自己,也算是没有白活一场。”
久而久之日子过下来,她不是到餐厅里去大快朵颐,就是到各种美容院里去做套系服务,从脸到脚部,事无巨细都处处做到让人侍弄一番,还有就是到各种高档的生活馆里疯狂购物,小到化妆品,首饰珠宝,大到家具家电,总之一定要体现对自己的好才够满足,弄得她的经济也是捉襟见肘,每次消费完了就会后悔,因为信用卡上的账单总是要还的,那样她就得努力地运营自己的经济头脑,让自己疲累不堪。在她感觉整个状态,自己就像是为了买东西而活着的。
有次有朋友问她:“你觉得你爱自己吗?”GL女士大睁着眼睛,很好奇地反问道:“当然爱啊。我这样还不算爱吗?买名牌,穿名牌,用名牌,想吃就吃最好的,要活就别委屈自己,这样不算很爱自己,什么还算爱自己呢?”
GL女士的人生状态类似一首谜语:“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时间和金钱总会消融而去,留下的是被雪藏的深深的怅惘和那越积越高的情绪。她的情绪在外界的控制之下,化为对自己的过分迁就,以满足当时情境下的放纵,这种所谓的爱自己,其实和真正的爱自己,好似雾里看花,叫很多人看不分明。
我们爱自己真的是不为难自己,让自己纵情内心的那个随心所欲的层面,随遇而安吗?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我们有了大把的钞票,买了那么多的金银珠宝,将自己打扮得衣着光鲜,但内心深处却为何还会落落寡欢,时刻会陷入空茫之中呢?如果爱自己真的是要有人服侍,有人时刻在耳边盈盈耳语说“爱你一万年”,那为什么我们却又总会出现幻灭的预感,慨叹时光的飞逝呢?
这种心理正是内心欲求不满的一种外围转化和发泄,但自身却又不可能有所察觉。这种对自我的不满是深埋的,在一路成长的路上才会被觉察。
台湾身心灵作家张德芬的修习功课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实在,也很智性,她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在心理学家看来,那些外在的追求,那些虚浮的荣华正是人类内心的一种投射,并妄图通过自我欲望的投射,将内心那种对自我的不满足和不接纳,加诸在外在世界上面,遗憾的是,世界是变动的,它会一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你爱的人不是可能而是注定——有一天会变得厌倦,你想要的金钱也会逐渐变得不够花,你想要的高楼大厦也会在某天出现意外,你要的美貌和华丽衣衫终究会残破不堪,褪尽铅华。外在的东西我们这样苦苦寻觅和追求,最终我们的心灵又能得到什么?
爱自己,爱的不是外在的那些浮华,而是内心里那个被层层包衣围裹的小小的核。我们在一层层的虚荣和外在物质的包裹下,有时候自大、癫狂,有时候卑微,不堪一击。你爱你的内在,爱你藏在内核里的那个小小的自己,不来自于和别人的比较,也不来自你和世俗的妥协和争执。你爱的是平平静静的自己,不较真外界的纷争和困扰,你知道你就是一个完整的存在,这就够了。
我的咨询中心里经常会碰到对自己抱怨的来访者,不是说自己没有像张女士那样有福气嫁个有钱人,就是说自己没有像王先生那样挣到百万身家。总之在和外界的比较之下,他们总能感觉到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即使他们已经拥有了多少无形的财富却又无法自知。
爱我们自己,要从内而外地理解自己,看破自己,接纳自己。即使我不名一文,但我们爱自己,我们就不会放弃自己。因为我信任我自己,对自己有足够的尊重和喜悦,为生命的内在力量而感到真爱。这就是真爱的力量。
当我们痴迷于那些外在不可得的符号之中,除了我们自己,又有谁能让我们走出来呢?
觉察我们对自己的爱是此爱还是彼爱,将是心灵能量能否聚焦的关键点。对于亟待成长的每个人来说,你的爱是向内的,觉察在内的,而不是外。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