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明朝在郑和下西洋之后就出现了海洋政策的大转变,从出海转向禁海。我们总是对明帝国这一大角度的急剧转变感到好奇,为什么帝国的海洋政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实际上,海禁并非明帝国郑和之后才出现,而是源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理念,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出身赤贫的皇帝,他想恢复一种“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简朴的农业社会——实际上,这是一种经典的农民式的思想,一种一亩三分地式国家政策。在这种政治理念的驱使下,明太祖甚至一度连国内贸易都想要禁止,更不用说对外贸易。防御倭寇不过是实行海禁的一个很好的借口——而倭寇的出现实际上正是由于海禁,这显然是在本末倒置。1371年(洪武四年),他颁布诏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强行命令东南海上的岛屿居民迁徙,而且将他们的故土夷为废墟。
张燮在《东西洋考·卷七·饷税考》中提到:“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只有视渊若陵,久成习惯……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辈悉健有力,势不肯搏(缚)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九五·福建五》中提到:“滨海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谨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明史·武备志·海防七》中提到:“闽人资衣食于海,骤失重利,虽士大夫家亦不便也。”“福建边海贫民以海为生,禁海绝其生路,故越禁越乱。”
从这些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出,正是海禁政策的颁布才导致明朝海盗的猖獗,之后又屡禁不止,这和明朝这项错误的国策是分不开的。而海禁政策极大地打击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东南海的居民一直是以海为田,明朝政府的这一举措,引起了人们的强大不满。在这种背景之下,许多居民都铤而走险,违背了海禁的政策,私自出海,慢慢地就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海盗集团。根据史书记载,他们中其实存在着许多华人海盗,甚至以其为主体,而明军在围剿的过程中则不分他们是中国的“刁民”还是日本的“真倭”,一律称他们为倭寇。《筹海图编》中提到:“今之海寇,动计数万,皆托言倭奴。而其实出于日本不下数千,其余则皆中国赤子无赖者人而附之耳。”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提到:“嘉靖壬子,倭寇初犯漳泉,仅二百人,真倭十之一。余皆闽浙通番之徒……”
这仍是典型的与民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