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东渡西进(1)

从顺治十三年(1656年)起,为了不给郑成功军队以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清政府开始了长达28年的严厉海禁,直至 1684年,在施琅平台后的第二年,这项政策才得以取消。海上的樊篱拆除了,舟船又可以自由出洋捕捞与贸易了,被迁徙的百姓又可以回归世代生活的祖地了。但屋已毁地已荒,何况闽南的许多地方原本就土壤瘠薄,近半是无法耕种稻谷的沙地,而人口已经越来越膨胀,食不果腹仍然搅得人心惶惶。

既然台湾有田,田能够一年三熟;又既然有人来招揽,招揽者来了一波又一波。

那就去吧,去台湾。

其实要去也未必都那么顺当。那座岛屿,在清朝廷的记忆里曾有过那么锐利的疼痛,一个郑氏集团曾令朝廷上下多么寝食难安过,况且又隔着一道重洋,若是再生变数,该怎么办呢?所以,1684年虽然朝廷将持续28年的海禁解开,但以“台湾易成奸徒逋逃的渊薮”为由,又制定了3个方面的新条规:一、赴台必须先给原籍地照单,再经分巡台厦兵备道稽查;二、不能携带家眷一起赴台,之前已经在台湾站稳脚的,若是家眷还在大陆,也不能迁移跟随;三、因为潮惠州人“为海盗渊薮,积习未脱”,所以禁止来台。

不能携带家眷赴台,致使那一时期台湾成一个阴阳失衡的岛屿,许多人少小离家,终生寄命岛屿,便也成了终生的光棍。大多人则只好在春耕秋收之后,趁着农闲季节回到老家娶妻生子,然后返身又渡海而去,聚少离多,心牵两地。

据说泉州德化县城关西门街的有户人家,祖上有一个人叫王必捷,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渡台,被淡水地区的一个施姓田庄主聘去管理账目。田庄靠近高山族部落聚居地,一来二去结识了一个高山族部落酋长,两人投缘,迅速亲如兄弟。因为语言障碍,当酋长表示愿以“巴赖林喇哪觅”相赠时,王必捷不明其意,胡乱点头。几日后,酋长就遣人以隆重的礼仪将自己妹妹送到王必捷驻地。原来“巴赖林喇哪觅”在高山族语中即是妹妹的意思,那天酋长已经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王必捷了。之后两人育了一儿一女。1726年,王必捷举家归乡,他的那位已经能说汉语听汉话的高山族妻子也一同东渡,死后就葬在德化县的山上。

一直到那时,台湾当地少数民族大都仍刀耕火种,汉人称之为“番”,清王朝则根据其汉化的程度,区分为“生番”与“熟番”。生番大致包括泰雅、夏赛、布农、鲁凯、排湾、卑南、阿美、雅美、曹族等九个族群,他们居高山密林间,彪悍凶猛,每逢家里遇灾难或有男孩出生,就出去杀个人,以示驱灾或庆贺。而熟番则包括西拉雅、和安雅、巴布拉、巴则海、道卡斯等等,因为他们多居于平原地带,所以又有“平埔人”的统称。“平埔”意即平地,于是与来开发垦拓的汉人就有了往来,来往的最亲密形式便是婚姻的出现。

幸运的话,汉人男子确实可以在平埔人中找到自己的新娘,洞房花烛,牵手一生。

那时,台湾少数民族大约还有65万人,但许多部落还是母系社会,家族产业通常由女人继承。汉人入赘后,渐渐改变了这种状况,渐渐将财产权掌管到自己手中。清朝廷就觉得有些不妥了,乾隆二年(1737年),下了禁令,阻止汉人擅自娶少数民族女子为妻。乾隆十七年(1752年),在少数民族部落边界,甚至还立起了“番界”石碑,不让汉人跨入少数民族的地界。立碑之外,又开沟筑起土堆,因为土堆外形如卧牛,故称土牛,而土堆旁则形成一条碍于行走的深沟,称为土牛沟。(土牛界线小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