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债券及遗留问题(2)

二战时期,英国政策的目标是通过股票发行委员会限制其他投资机会,从而实现中长期债券发售的最大化。它推出了品类繁多的债券和票据用来降低债务的流动性:国防债券、国民储蓄证、战时债券以及针对各机构的财政部债券。二战结束时,英国债务平均期限比1918年或1919年略短,但差别不大。美国债务的结构比例也与英国类似,公开发售债券和印制货币为战时开支筹措的资金大致相等(各占开支的1/4)。而轴心国却过分依赖短期借款,这也意味着大量的货币加印。战时德国的货币量增长了近7倍,意大利为8倍。和一战一样,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中央银行靠印钞来解决短期国债还贷问题。

对英国而言,1918年和1945年真正的不同之处在于,二战后可用以为战时增加的短期债务进行还贷的财源减少了。结果,英国面临庞大的短期债务和人为压低短期利率的问题。战后有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公债机构和货币供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政府当局限制流动资产股票流向银行系统,同时直接控制银行贷款。英格兰银行没有将短期证券转换成长期证券,而是采用了一种消极的“水龙头”融资法,让长期证券的销售数量由做市商来决定。

20世纪80年代,随着信用限制的废止、英格兰银行的基准利率重新成为货币政策的首要手段,以及机构“大爆炸”淘汰了作为政府与投资者之间媒介的股票自营商,这种并不令人满意的系统(理论上也存在缺陷)也被废止。自此后,新金边证券通过竞价直接出售给大机构,如同19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早期的做法。然而,保守党财政部长们在政府借债对货币供应所造成的影响上观点各异,导致债务管理政策前后无法保持一致。20世纪80年代早期,国债的实际发售量超过赤字所需(过度融资),政府希望能够借此提高个人投资者的持债比例,降低银行的持债比例,他们认为银行不会将新增的金边证券作为再行放贷的基础。这项措施由于财政部未达到货币政策的目标而终止。取而代之的是“充分融资”的政策,在该政策下,所有的公开募集都在银行系统外完成。但20世纪90年代经济衰退时期,政府重新依靠向银行出售证券来募集资金。最终,1995年7月的债务管理评审宣布债务管理和货币政策彻底分离,之后一个举措又对这个决定进一步制度化,它把货币政策制定委托给“独立操作”的英格兰银行(1997年),而把债务管理交由新成立的财政部债务管理办公室负责(1998年)。由于多数中央银行起初都是公债的管理者,故而将公债管理与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政策相分离,这在历史上可以说是非同寻常的,而意味深长的是,这种分离制度恰好发生在政府融资需求下降的时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