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货币地位是由什么决定的(1)

表3–1把发行储备货币的国家要满足的先决条件与储备货币的三个重要功能联系了起来。为了使自己的货币成为具有吸引力的价值储存手段,发行该种货币的国家应该有较低的、稳定的通货膨胀水平,还要有稳定的、相对走强的汇率。作为一个好的交换媒介及记账单位,一种储备货币必须在很广的范围内被交易和接受。如果一个国家的产品输出量、贸易和金融的规模都很大的话,那么,它的货币自然会在较大范围内被交易,因此也更可能被广为接受。

这里存在着一种循环推进或不断自我强化的特性:一种货币越是被频繁地交易,人们就越有动力把这种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和记账单位,从而推动这种货币的交易。同样,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越深入、越具有流动性,就越容易以本国的货币来筹资,因此也就越容易进行支付和储存价值。

将所有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就意味着任何对某种储备货币的量化分析都必须将这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贸易和外部融资、其金融市场的发展、投资者将该国货币作为价值储存的信心,以及这种货币的使用范围等考虑进去。这就是陈庚辛和弗兰克尔所采用的方法。

此处采用的分析方法在附录3A中会详细阐述。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里采用的分析与现有的有关这方面的著作主要在两个方面有所差异。首先,现存的文献主要研究的是1973年之后的时期,而这里所分析的时间跨度较长,研究的时段为1900~2010年。其次,运用奥卡姆剃刀理论将决定因素的范围缩小到:(1)相对规模,虽然还是从经济的三个方面,同时也是第二章中讨论的经济主导的更广意义上的决定因素,即收入、贸易和外部融资来进行衡量的;(2)一种储备货币的持久性和自我强化的特点。

克鲁格曼为这种简单化提供了正当理由。在他看来,储备货币的两个主要决定因素如下:“首先,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在世界市场中举足轻重的话,那么比起小国来,该国的货币是国际货币的一个更好选择。其次,把一种货币当做国际货币来使用本身就强化了这种货币的有用性,因此,就产生了因果循环的一个要素。”弗兰克尔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则更加倾向于规模。同时,他对其他方面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认为与世界市场有关的方面包括一个国家占国际商品输出量、贸易和金融的份额等。

采用这一简单而基于历史的分析方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如下所示。

第一,在一个国家的储备货币地位及其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和全球贸易中所占份额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统计关系。

第二,在一个国家的净债权国地位和储备持有量之间,存在着一种不是那么强的正相关关系。

第三,令人感到意外的发现是,我讨论过的那三个同时也是经济主导决定因素的变量,恰好能对储备货币地位作出解释。它们三者一道,解释了储备货币持有之所以出现变化的70%的原因。因此,如克鲁格曼和弗兰克尔指出的一样,在解释储备货币地位时采用简单的方法是可行的这一点,就得到了证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