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货币简史(2)

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开始逐步放宽资本项目交易的外汇控制,美国开始出现通货膨胀,并开始通过实施临时的限制资本外流的措施来保持收支平衡。基于上述情况,把欧洲的货币作为储备就变得很受欢迎。这导致了欧元–美元市场的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马克和日元开始在官方储备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美元则逐步衰退。

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元开始慢慢恢复坚挺。而欧元自1999年开始使用以来,其在全球储备持有中的份额就在不断增加(见图3–1)。尽管如此,在1973年后的时期中,美元在世界官方外汇储备中所占的份额依然很大。

197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了一种新的储备货币——特别提款权。特里芬认为,国际流动性有一个固有的不足。为了应对这一不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便做出了这一举动。这一不足终究会由于一些限制因素而产生影响,因为美国——或任何储备货币中心——都会根据世界对自己的货币的需求而提供供给。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美国因货币供过于求而导致了经常项目赤字。如美国一样,如果货币供给过多的话,外国人就会开始对该种货币丧失信心,同时也对这种货币的稳定性和保值能力产生质疑。而如果美国以减少赤字来对此作出回应的话,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就会没有足够的美元来使贸易和金融顺利进行。因此,解决之道是建立一种综合的储备资产,即特别提款权作为储备货币(和黄金)供应的补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