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企业风潮

在那个年代,人们对增长型公司的投资胃口很大,于是,华尔街人不得不走出去,自己创造出一些增长型公司来。此时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板块,涉及计算机、电子、图像处理、打印机等,激动人心,大有前途,但市场上并没有足够的公司来满足投资需求,所以一类新的增长型公司应运而生了,这就是所谓的“集团企业”,通过收购大量各种类型的企业拼凑而成。像“熟练枪手”一样,集团企业(这在当时是一个多少有点儿贬义的说法,集团企业自己谁也不喜欢这种称呼)大量买卖公司,出手很快,保持着很高的交易频率,常常同时有好几个交易等待敲定。大约10年之后,多数集团企业都变得难以控制,只好予以解散了,但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它们却很热门,的确,它们也有存在的道理。

最早的一些集团企业是因为需要而产生的。罗伊尔·利多,一个自信好强的新英格兰人,经营一家小规模的纺织企业德克斯特龙公司,他想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利润免征沉重的收入税,便将公司与一些将来他可能会扭亏为盈的亏本公司合并。纺织行业没有多少赔钱的公司,战争期间都在满负荷生产,所以他必须到行业外才能找到想要的亏损公司。他找到并收购了好几家这样的公司,后来又并购了一些。这些公司在战后市场上都有相当好的表现,但纺织行业公司表现不好。在20世纪50年代,利多决定抛弃纺织业,专注于表现不错的多样化经营。当时他想出了一个“策略”来解释他作出的决定。到1966年,罗伊尔·利多退休了好几年,德克斯特龙公司收购和出售的公司已多达数百家,实现的销售总额超过了10亿美元。至此,德克斯特龙公司已作为一家增长型公司深入人心,市盈率在20倍以上。

在“熟练枪手”看重成长性甚于一切的时代,集团企业自我营销时,便以增长型股票的形象来做宣传。作为增长股,集团企业受益于高市盈率,这意味着,当集团企业收购另一市盈率较低的公司时,根据当时宽容的“权益合并”的会计准则,合并后的每股收益则会提高。在合并权益时,只是将两家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简单加总,并不产生任何可能必须摊销或核销的“商誉”。通常情况下,在收购公司之后,集团企业试算每股收益会高于交易发生之前,因此便创造了增长(或者说至少显得创造了增长)。这样一来,不管收购来的公司是做什么的,自身成长性究竟如何,只要收购交易愈多,每股收益便增长得愈快,使用杠杆的时候尤其如此。由此可看出,所谓的集团企业理念,多少是一个为引人注目而搞出的噱头。但是,这种自我推销的花招,在多年里都没人计较,而所谓成长性倒是得了报酬,就是股价不断上涨。不久之后,德克斯特龙公司就有了依葫芦画瓢者。

其中之一是国际电话电报公司( 现在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前身),它原本在海外经营电话线路业务,在菲德尔·卡斯特罗控制古巴时受到征用,痛苦不堪。哈罗德·吉宁于1959年成为公司总裁,他很快便说服董事会采用金蝉脱壳的策略,将公司资产重新部署,移至美国国内的企业当中。这项重大计划需要通过收购来加速进行,但收购行动可能会受到国内政策的约束,因为当时政府执行严格的反托拉斯政策,阻止在同一行业内对任何大型公司进行收购。于是,吉宁最终使用了自己独有的集团企业策略,即在数年里收购了100家左右多样性非常高的公司,诸如艾维斯汽车租赁公司、南希泰勒高级女子社交学校、克利夫兰汽车旅馆、一家气泵制造公司、鲍勃斯梅利尔出版公司、列维之家养老院、雷伊纳公司(一家制造醋酸纤维素、拥有林场的公司)、大陆面包公司、喜来登酒店、哈特福德保险公司,等等。20世纪60年代,为数众多的集团企业被“组装”而成,以致到1969年年底,《穆迪行业手册》列出了数十家集团企业,称为“行业多样化公司”。别的不说,单是这数十家集团企业就收购了几千家公司,促成美国战后发生了第一波并购浪潮(也是20世纪的第三波),这波浪潮在20世纪60年代致使万家公司消失。集团企业精神及其基因,20世纪80年代又将重现,表现形式是“杠杆收购”,20世纪90年代则作为“私募股权投资”再现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