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列维

“熟练枪手”以及在销售和交易方面为其提供服务的人,处在最热闹、刺激的地方,也是富有魅力的地方。而投行人员所处的地方,却是需要孜孜不倦地投入枯燥冗长的工作,不过,投行业务也会受到“熟练枪手”以及为其服务者所激发的市场活跃氛围的影响。1966年,我从商学院一毕业,便加入投资银行这个行当,此时的投行圈子还很小,大家的交往很密切,也都渴望找到成功的机会。高盛像多数华尔街公司一样(不包括美林和其他美国性经纪券商),雇用了大约500人,所有的人都相互了解。投行业务的薪水早年并不很高,高盛给我开出的是年薪9 500美元,比华尔街之外给我提供工作机会的公司要低得多,而奖金提也没提,但是,如果你遵纪守法,不惹是非,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你迟早有望做上合伙人,合伙人的报酬一般是很不错的。具体的工作,就是既做统计,又做分析,还夹有一些法律和监管方面的评述,都很费时费力,不过,同时也常常与客户打交道,我们多数人最喜欢这一点了。所接触的客户都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通常年纪比我们大得多,对于金融市场不甚了然,可是,他们很愿意倾听我们,看上去也很欣赏和感激我们给出的建议。我们每个人都同时做着好几个项目,分派的时候都有些随机,项目“题材”五花八门,项目换了,同事也跟着换。高盛有两个创造收入的部门,我被分配到其中的买方部,这个部门处理承销业务和公司融资业务(也还包括处于市场领头羊位置的商业票据业务,高盛1869年创立时的初衷正在于从事此类业务)。卖方部负责机构客户的股票交易和佣金经纪业务,这时还没有零售经纪业务,只是几个富有家族有些交易,也还没有固定收益部。

那时,高盛是一家排名处在中游的承销商。我们的客户多数由西德尼·温伯格带进来,但也日益有些新客户加入——通常是规模较小或中等的公司———由公司里受到高度关注的新兴业务部招揽而来。这个部门是温伯格招聘的哈佛大学出身的约翰·怀特海德于20世纪50年代设立的,这时仍是他掌管着。然而,尽管我们在投行业务上付出了很多努力,公司利润中远高于其他部分的,还是来自机构交易和销售那一块。这一领域是古斯·列维开发并奋力追求的,他在我来高盛之前,刚刚取代西德尼·温伯格,成了公司的首脑。

列维于20世纪30年代进入高盛公司,曾负责打理场外交易市场业务,后来管理一个自营交易账户,专门对各种公司重组或并购活动进行套利交易,并将目光投在成长中的机构业务之上。他坚持不懈地为公司出力,很快就发现,如果他愿意帮助机构投资者,去交易相对于市场可能显得批量过大的股票,那么他之于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性,就可以媲美西德尼·温伯格之于企业界,他在市场上就可以做一个鹤立鸡群的领导者。列维开创了这一业务,他使用公司资本,为一些大型保险公司和共同基金的“熟练枪手”,建立他们不想扰动市场的全部或部分交易头寸。到1966年,在屈指可数的几个从事大笔交易的公司中,高盛成了领袖(其他数家没有一家是重要的投资银行)。这门业务非常赚钱,因为无论交易量有多大,纽约证券交易所都要求执行最低佣金比率的规定。在一次大手笔交易中,常常从买家和卖家两方,都能收取一笔丰厚的佣金。此外,古斯·列维自己也吸引了一批数目可观的投资银行客户,很多是来自同时代的“新人”之中,他们也频繁地成批买卖股票。这些暴发户式的客户,与西德尼·温伯格青睐的那些显贵人物毫无相似之处,所以两类客户之间也滋长着一些紧张关系。但是,证券市场正是热火朝天的时候,在公司的新老客户身上,我们这些孜孜不倦的投行苦行僧还是有着做不完的事情,而且公司也很友善,不断将越来越多的责任交给信得过的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