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2008年9月19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宣布,已向美联储申请成为银行控股公司。这一举动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因为两家公司长期以来引以为荣的一件事,就是独立于联邦银行系统之外,不用接受较为严格的监管约束。不过,事实上,这个动作也并不算太大。
自2008年年初以来,两家公司就有美联储派遣的银行检查员进驻其内,他们逐日向美联储高层报告两公司财务状况的各种变化。美联储告诉两家公司,它们将被视为规模太大不能倒闭,并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核心资本方面,必须至少符合一级资本最低报告标准。两家公司数年来也通过国内或欧洲的子公司拥有了商业银行,那些银行接受客户存款,并能够进入银行间市场。两家公司已被联储看做非银行控股公司,所以转而变成银行控股公司,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举动,特别是如果考虑到美联储已在告诉它们,将受到的监管与现在也差不多,就更是如此了。成为银行控股公司之后,有利之处在于,将来如有必要,可以利用美联储贴现窗口。美联储要求两家公司联合行动,这样一来,便不会有一家被甩在后面,受到困惑而惊恐的市场参与者的合伙攻击,因为市场参与者可能会觉得有必要从“唯一生还者”那里抽离资金,结果便会威胁到这“唯一生还者”的安全。
消息传来,两家公司的股票马上就出现转机,止住跌势逆转向上,看样子,成为银行控股公司的举动来得正是时候。但是,除了时机合适之外,这一行动显然还具有深远的意义。虽然两家公司照样从事先前的业务,未必会急切地靠分支银行来安身立命,但很多人认为,这一变化代表着一个时代已经告终。《华尔街日报》发表一篇社论,题为“华尔街的终结”,指出五家顶级的独立投资银行,现在已“一去不返”,随之消逝的还有独立自由、监管宽松、随心所欲的市场资本主义;自从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以来,这种市场资本主义一直因那些投行的主要投资者的才干和运气之不同,时而欣欣向荣,时而遭遇挫败。
仅在一周之内,投资银行独立自主的时代便已宣告终结。数十年来我们所认识的华尔街已不复存在。半年以前,有5家举足轻重的投资银行。现在,其中两家,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已破产倒闭,美林证券正将自己卖给美洲银行,另外两家又在变成商业银行。亚当·斯密,那个了不起的严格执行市场纪律的人,正在惩罚越轨行为和极端行径,重塑美国的金融业,而美国国会却要很久才能发挥作用。
2008年9月22日,摩根士丹利宣布,将向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出售大约90亿美元的股票,代表21%的股份。这宗交易使得5天前宣布的与美联银行的合并谈判悬在半空中,看来,美联银行并没有被当做正经的备选对象。
9月24日,高盛宣布与美国最知名的投资者沃伦·巴菲特达成协议,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将购入50亿美元股息率为10%的优先股,附带50亿美元购买普通股的认股权证,认购价格为每股115美元(致使高盛的资本成本超过了20%);紧随这次交易之后,高盛当日又立即以每股123美元的价格在市场上卖出了50亿美元的股票。巴菲特盖上恩准的印章,新添100亿美元的资本,“应该会很快结束信贷市场有关高盛资本状况和流动性状况的争论。”布拉德·辛慈这样说道——他是安联伯恩斯坦基金公司一位深受好评的分析师,跟踪研究证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