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太极拳的分类及境界说(1)

智勇太极学的重要载体是太极拳。如果没有了太极拳,则太极文化(智勇太极学)就没有了根基。掌握太极拳必须了解何谓太极拳,太极拳有多少种类,以及太极拳的境界观等等。

一、太极拳释名

为了让太极拳发挥尽可能大的效益,学练太极拳者必须先明确自身练太极拳的目的,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地锤炼好自身的太极功夫。

总结先贤练太极拳的规律,除了拳架套路、内功心法、太极思维含三为一不可偏废的总原则外,还必须明白何为太极拳。

太极拳实际是以三个名字显现于世。

从理上命名谓之太极拳。无极生太极,太极含阴阳相济、阴阳互孕、孤阴不长、孤阳不生,乃至含三为一等等形而上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涵盖了中国古代哲学、史学、美学、艺术、文学、风水、易理等共同推崇的整体思维观和思想体系。

从相上命名谓之长拳。拳谱曰:“长拳者,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在太极拳演练、自我熏修的过程中,在逐渐实现行拳走架的过程中,心如溪水、如明镜般清澈自然,无为流畅,“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返”;拳架之内涵展现于外,则如彩带飘舞、水浪激荡、波涛滚滚,连绵不绝。

从用上命名谓之十三总势。八门五步,合起来迭加联运,慢中有快,快里寓慢,柔里藏刚,刚中寓柔,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身体内外,上下一如,前后相济;六合虚空,支撑八面,静中触动动犹静,十三势为一势,势势相续,不动而动,动而不动,混元一体,气势弥漫,从而实现“软十三不敢粘”。

太极拳理、相、用的同时参研,修之于身心,达之于事功,则太极文化的智慧之光必然会普照天地之间。

二、现在社会上有多少种太极拳在流行

太极拳无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是,由于它历史悠久,学练者众多,从而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分化,形成了枝繁叶茂的局面。

三世七太极拳、先天太极拳、混元太极拳、龙虎太极拳、岷山太极拳、绵山太极拳、闾山道家太极拳、邋遢派太极拳、九宫太极架、张三丰太极拳、武当原式太极拳、太极螳螂拳、无限太极拳、养生太极拳、八卦太极拳、循经太极拳、轮椅太极拳、开合太极拳、养心太极拳、四维太极拳、益寿太极拳、静功太极拳、自然门太极拳、东岳太极拳、无极太极拳、三星太极拳、四合一太极拳、李派太极七星如意拳、太极五星锤、武当顾式太极拳、原地太极拳、轩辕太极拳、自然太极拳、太极乾坤拳、太极两仪拳、如是太极拳等等。这些名目繁多的太极拳,还不包括流行的(陈、杨、孙、武、吴)五大流派太极拳以及国家体委大力推广的竞技表演式太极拳。

这些太极拳有的来自于历史悠久的传承,有的则源自个人的新感悟,比如,养生太极拳、东岳太极拳、循经太极拳、三星太极拳。

笔者恩师王壮弘先生编创了王氏水性太极拳——其风格独异,文化内涵丰富,是武拳文练拳、哲学拳、艺术拳、圣医治未病拳、聪明拳、智慧拳的融合。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太极拳诞生呢?因为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而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是重内在的生命体验,重自身功夫修为,而内在的生命活动,不是死的、僵化的、刻板的,而是“心无所住”的过程,因此,不宜于用外在的模式给予量化和简约化,否则,其丰富的内涵就会荡然无存。

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有多少练太极拳者就有多少种太极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