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南极(1)

1979年的一个早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学家董兆乾正在楼道里做饭,一位领导找到他说:“你去南极吧!”他呆住了,过了一会儿才如梦方醒,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一个白雪皑皑、万古荒凉,曾经在梦中出现的地方,现在,将在现实生活中被自己触摸到。后来他得知,当时澳大利亚政府邀请中国派遣两名科学家参加澳方南极科学考察,中国国家海洋局获得了一个名额,董兆乾幸运入选。于是,他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科学家张青松组成了二人考察组前往南极,董兆乾任组长。

张青松同样是突然接到赴南极科考任务的。1979年12月19日,正在青藏高原进行科学考察的张青松,收到地理所的加急电报:“火速归京,有出国任务。”他刚刚离开北京十天——究竟要去什么地方呢?回到北京后业务处处长告诉他:“应澳大利亚邀请,中国政府决定派你和海洋局的一位同志去南极凯西站访问考察,1月6日出发,时间约两个月。”

紧张的准备工作开始了。他们对南极了解很少,在很短的时间里,必须尽可能地搜集有关南极的资料,《地理知识》编辑部的同志提供了一系列他们收集出版的南极资料,国家体委和地理所、动物所、植物所的同志给他们准备了高山野外装备和科考工具,人民画报社的摄影师教张青松如何拍好照片。国家还专为董兆乾赴南极考察购买了一架摄像机,在出发前特意安排中央新闻电影纪录制片厂的一位摄像师,对董兆乾进行了短暂的培训,他们到长安街上练习了半小时,熟悉了简单的摄影技巧。

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张青松获悉:1979年11月28日,新西兰飞往南极的一架DC—10客机在罗斯岛上空坠毁,机上200多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无一生还。由此深切地证明了南极大陆风大,气候恶劣,飞机失事率高。张青松没有把这些信息告诉妻子和家人,只是在给党支部的信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此次南极之行,我一定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顺利归来。万一我回不来,请不要把我的遗体运回,就让我永远留在那里,作为我国科学工作者第一次考察南极的标记。”

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人第一次去南极考察。中国对南极科考的历史翻开了第一页。

1980年1月12日,董兆乾、张青松乘坐“大力神”运输机飞向南极。驾驶员深知中国人第一次到南极的心情,邀请他们两个人进入驾驶舱,飞机驾驶员说:“你们到这里先感受一下南极吧。”无边无际的冰雪让他们震撼,董兆乾拿起摄影机开始拍摄,他尽可能地将眼中的南极全部纳入镜头,为中国科学家留下第一手宝贵资料。一望无际的冰原、遮天蔽日的鸟群、海岸裸露的礁石、海上漂浮的巨大冰山,这些镜头后来成为我国第一部南极纪录片《初探南极》的主要素材。

在澳大利亚凯西站,他们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凯西站位于南极威尔克斯地东岸,站区坐落在一个半岛和若干小岛组成的低洼处。它的主要建筑物高出地面3米,房屋呈空气动力学形态,以防止被大雪掩埋。这里的盛夏气温一般在0摄氏度以上,然而从4月到10月,温度会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虽然他们来到这里正值夏季,但暴风雪来临,气温仍然会骤降到0摄氏度以下。此时,太阳几乎一直徘徊于地平线上,白天和夜晚失去了界限。他们对南极进行了综合考察,采集了南极样品,拍摄了大量照片。

归途中遭遇南大洋西风带的强风暴。他们乘坐澳方“塔拉顿”号运输船离开法国站不久,就遇到了低气压强气旋。每秒40多米的狂风,掀起了20多米高的巨浪,空气被风浪主宰,“塔拉顿”号运输船差不多像一片树叶。张青松起不了床,挣扎着,两手紧紧抓住扶手,尽量将身体贴在床上,背部的皮肉都被磨烂了。他不断呕吐,几乎将肠胃都要吐出来了。董兆乾每餐都给张青松带一些苹果充饥,但他很快就将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吐了出来。当时他的念头是,以后再也不来南极了。然而,风平浪静之后,南极大陆神奇和独特的魅力,又迅速唤起了他再到南极的渴望。事实上,他回到中国没多久,就又一次踏上了赴南极的漫漫长途。1980—1981年,张青松再赴南极大陆,前往澳大利亚的戴维斯站越冬考察,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南极越冬的科学家。同时董兆乾也再次受政府派遣,参加了国际南大洋BIOMASS计划的澳大利亚考察队,担任物理海洋学组副组长,乘“塔拉顿”号南极考察船进行了南大洋的南印度洋扇区的海洋水文学考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