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南极

南极对人们的吸引力逐渐从未知走向明了,其中不可回避的一个原因就是资源。南极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然而,它不属于探索者个人或某个国家,它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尽管每一个参与南极考察的国家,都暗怀着分享的要求。

由于南极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无污染的环境,它被科学家们誉为科学实验的圣地。科学家可在南极开展一些需要特殊实验条件的研究工作。比如,全球大气交换、冈瓦纳古大陆演化、低温生物学、宇宙射线、电离层和激光科学等,这对于基础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一点是大家共同认可的。

南极大陆拥有24000公里的海岸线,南大洋是连接各大洲的海上通道,在战略上具有特殊价值。虽然《南极条约》规定南极为非军事区,任何国家不准在南极进行军事活动和核武器试验,但是许多国家对南极领土和资源争夺的欲望一直存在,并隐含于一系列的实际行动中。一些国家的南极活动是直接由军队负责和参与的,一些研究学科本身就是直接或间接地为军事服务的。美国、日本等国都曾经以专项投资对南极的油气资源进行了调查和钻探,俄罗斯、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也在多方面做了相应的工作,他们对调查结果和研究资料保持缄默,秘而不宣。

20世纪60年代,南极地质学已经取得一定进展,科学家对南极大陆的地质年龄和冈瓦纳古大陆的学说取得相对一致的看法。有些地质学家根据冈瓦纳大陆的结构和某些地质迹象,进行类比分析,得出南极大陆富藏矿产资源的推测:东南极作为冈瓦纳古大陆的组成部分,类同于澳大利亚、非洲、巴西和印度,富含钻石、黄金、云母等矿藏,并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西南极则类同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可能拥有铅、锡、铜及金矿。

南极大陆是一个孤立的大陆。从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到南极半岛尾部的德雷克海峡,大约宽1000公里,南极距离澳大利亚大陆大约3500公里,距离非洲大陆更远,大约4000公里。遥远的距离将它与喧嚣的世界隔开,亘古以来一直长久地处于人类的视线之外。这块大陆,95%以上的面积被冰雪覆盖,平均海拔2300米,分布着平地、湖泊以及巨大的山脉,而这一切均隐没于冰雪之下。

人类对南极的早期发现和探险活动,始于18世纪70年代。其后,来自英国、俄国、挪威、法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探险家们把各自的国旗插在南极土地上的行动,已经带有很强的主权意味。

英国最先在1908年提出领土要求,后委托附属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于1923年和1933年提出领土要求,挪威于1938年也提出了领土要求,继之,法国、阿根廷、智利等纷纷登上南极纷争的舞台。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围绕南极领土主权问题的冲突不断发生,英国与阿根廷发生过海上武装冲突,双方的南极考察站曾被对方搜查和焚毁。

1957—1958年,科学界发起国际地理年活动,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和国际合作体现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的渴望。南极的形势由此发生转机。为了推动南极科考,国际科联在1957年成立了南极研究特别委员会,它对南极科考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合作,将涉及南极的国家联系在一起,这使政治家和外交家们搁置争端,寻求合作与和平利用南极的共识逐步形成。经过一系列协商和会议准备,美国于1959年10月至12月,召集12个原始缔约国通过了《南极条约》,并于1961年6月23日生效。这是一个人类解决国际争端的创举:条约承认南极永远专用于和平目的,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和对象;认识到南极科学考察中只有国际合作才能为科学研究作出重大贡献,因此,应该按照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的实践,在南极科学调查自由的基础上继续和发展这种国际合作,这是符合科学和全人类进步的利益的。条约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冻结了各国关涉南极的一切领土要求。

《南极条约》原始缔约国最初商定条约有效期为30年,在行将到期的1991年第16届协商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缔约国发表联合声明,充分肯定条约在南极事务中的积极作用,认为持续和平利用南极符合全人类的利益,一致赞同条约有效期延长10年。1999年,缔约国在第23届协商会议上再次声明,南极应永久贡献于和平和科学事业。

以《南极条约》为框架的国际共管体制,近半个世纪以来有效运行,已经逐渐为国际社会认可。业已建立的南极国际秩序,同样符合中国的长期发展利益,有利于我们按照秩序规则参与国际竞争,并在竞争中寻求广泛合作,积蓄和平利用南极的能量,提升竞争能力并确立大国地位。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南极科考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启动,在1985年10月由《南极条约》缔约国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并相继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中国作为南极科考大国的地位逐步奠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