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

《内戒令》——曹氏俭朴教育法

曹操在教育子女时,特别注重俭朴教育。他自己一生节俭,以身作则做好子女的榜样。他在《内戒令》中写道:

孤不好鲜饰严具。所用杂新皮韦笥,以黄韦缘中。遇乱世无韦笥,乃更作方竹严具,以皂韦衣之,粗布作里,此孤之平常所用也。百炼利器,以辟不祥,慑服奸宄者也。吾衣被皆十岁也,岁解浣补纳之耳。今贵人位为贵人。金印蓝绂,女人爵位之极。吏民多制文绣之服,履丝不得过绛紫金黄丝织履。前于江陵得杂采丝履,以与家约,当尽着此履,不得效作也。

孤有逆气病,常储水卧头。以铜器盛臭恶。前以银作小方器。人不解,谓孤喜银物,令以木作。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熏香。后诸女配国家为其香,因此得烧香。吾不好烧香,恨不遂所禁,今复禁不得烧香,其以香藏衣着身亦不得。房室不洁,听得烧枫胶及蕙草。

意思是说:我不喜欢装饰漂亮的箱子。平日所用的是掺杂新皮制成的箱子,用黄牛皮镶在中间。遇上战乱没有皮箱,就用方竹制成箱子,用丝帛或粗布做里子。这就是我平常所用的东西。经过千锤百炼的兵器,是用来消除凶恶、使坏人畏惧服从的器具。我的衣服、被褥都用了十年了,每年不过拆洗缝补后收起罢了。现在贵人地位为贵人,金的玺印,蓝色的绶带,在女人的官位中也达到了极点。官吏和百姓多制作纹绣衣服,履丝的颜色不得超过绛紫金黄丝织履。我以前在江陵得到各种花色的丝织鞋子,拿来给家里,约定穿完这些鞋子,不得仿效制作。

我有逆气病,常常准备好水浸头。用铜器盛水,气味不好,于是前些日子改用银制小方器。别人不理解,以为我喜欢银物,现在只有改用木做的了。以前天下刚刚平定,我便禁止家内熏香。后来几个女儿当了贵人,为她们熏了香,因此能够烧香。我不喜欢烧香,遗憾的是没能实现我的禁令。现在再次禁止家内烧香,把香放在衣内带在身上也不允许。房室不洁净,才任凭烧枫树脂和蕙草。

在曹操本人的影响下,他的家风极其俭朴。子女们也能做到这一点,比如曹植就“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

另一个儿子曹衮也崇尚节俭,“教敕妃妾纺绩织纴,习为家人之事”。曹衮死前也嘱咐其子女说:“与其守宠罹祸,不若贫贱全身也。”

曹操对女儿们也进行俭朴教育,还对她们的穿戴、生活、婚嫁作若干制度上的规定。如“履不二采”、“禁室内熏香”、“公女适人,皆以皂帐,从婢不过十人”等,可见曹操希望儿女们的日子都过得很俭朴。

小贴士

我们现在的家长,家庭条件再好,应该也好不过曹操的条件吧。曹操不是花不起那几个钱,而是知道,节俭有利于子女好品格的养成。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用赵本山的话来讲,那叫“不差钱”,可是,当孩子无限制地向父母要零花钱的时候,父母应当有所限制,要向孩子讲清楚金钱得来不容易,请孩子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如果孩子盲目地购买没有必要买的东西,父母要坚决拒绝。家长要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帮助孩子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习惯,集腋成裘,好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家长自身也不应该过度消费,过度买奢侈品,在家庭生活中要保持勤俭节约的好风尚,让孩子看在眼里,慢慢在品行上对其进行渗透。

以身作则是家庭教育中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而往往容易被忽略。比如,家长一再教育孩子对同学要团结友爱,不准打架。可是,有一天,孩子打架了,家长什么也不问,而是一上来就把孩子恶揍一通,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下次肯定会继续打架。因为家长每次都上了生动形象的“示范课”,他照单搬上就是了。再比如,有些家长要孩子尊敬长辈,讲文明懂礼貌,而自己却满口粗话,一点都不文明礼貌,你怎么能要孩子文明礼貌起来呢?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事情上,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不能不考虑对孩子的影响。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孩子听到了就会跟着学的。因此,我们家长一定要注意以身作则。我们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不妨也跟着情节留意留意曹操在自己的孩子们面前是如何以身作则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