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运动两个圈(2)

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本事,也是举世皆然,本没有什么稀奇之处。不过2009年中国应对危机放出天量银行贷款的时候,电视里有金融专家“阐释”因为我国的信贷来自高储蓄,所以没有未来通胀高企的危险,倒着实让人大跌一回眼镜。这说明,要把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创造货币”的知识在公众中加以普及,多少还是有意义的。

但是从探查中国货币运动的角度看,我们更需要关注特具中国特色的那个部分。这就是上期本栏写过的,银币与“土币”共存、银根与“土根”并举的货币供求机制。这里最为特别之处,是政府--容我再强调一次,不仅是地方政府,也包括中央政府部门和中央政府--动用征地权取得土地,经由评估抵押给商业银行借贷,最后在市场上完成开发,不断生成政府、企业与居民家庭的资产与债务。特色之中有共性,因为大范畴还是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货币创造。但共性当中确有个性,因为除了普通的企业、居民家庭和个人在与商业银行的往来中参与了货币创造,中国的显著特色,是央行以外的、俗称条条块块的政府机构,在货币创造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主导作用。

在 “水多了加面”(请见本专栏2010年9月6日43版)一文内,我问过一个问题:在货币超发已经发生的情况下,“要避免严重的通胀,或避免某些市场、某些商品(叫消费品、投资品还是资产,悉听尊便)的价格冲天而起”,除了紧缩货币,“还有别的出路吗?”根据中国的经验,那篇评论回答说,“有的。这出路不是别的,就是将原本不在市场里、不受价格机制支配的资源,拉到市场里来,任由人们买来买去,资源转化而成的商品就需要消费货币来流通了。”

从这个论点看,政府增加供地就是在多水(货币)的市场里“加面”,本来就可以收到平衡商品货币、抑制通胀之效。此论点今天不需要改。但是加上本系列最新几篇讨论的进展,我们要补充一个条件,那就是加了面以后,就不能随便再加水,否则水多加面、面多加水,永无止境,宏观调控怎么也忙不赢的。很不幸,“供地融资”创造货币的机制,恰恰是加面之后又放大加水。这样看,要抑制通胀,政府除了熟门熟路但长远效果不佳的物价管制,有必要对独具中国特色的供地融资机制,下更多的功夫。

概括起来,中国的货币运动有两个圈。第一个圈,是央行直接掌控的基础货币运动。举世皆然之中的我国特色,是受出口主导逻辑的支配,央行用基础货币为汇率稳定的政策目标服务,从而被动超发货币而后又不断对冲调控;第二个圈,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创造,其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是强有力政府主导的“供地融资”。两圈的交汇之处,在央行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往来之中。如果说,无日无之的央行以基础货币向商业银行大手购汇,构成近年中国货币之水的源泉,那么政府主导的供地融资,则高能放大了注入金融体系的货币流量。这是中国经济强劲增长、通胀压力不时相伴的货币基础。

宏观调控吗?在两个货币圈上跳舞吧。

2011年3月18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