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哀悼”的一些学说和解释
科学家们在研究人们对于痛失亲人的反应时,最大的困难就是这些反应很复杂,每个人的情况也都有所不同,而且受文化的影响很大。直到几年前,多卡发现了人们对待“失去”的反应的一个标准模式。多卡是在弗洛伊德一篇文章中追溯到这种模式的。弗洛伊德认为,人们对待“失去”的反应中,悲痛是个必经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对抗“失去”的过程中,人们一定要完成一定量的“悲痛情绪工作”。最终以“接受”的方式结束,转而变为平静的哀悼。
科学家们尝试着将人类的哀悼经历组织归纳成一个更直接更简单的理论模式。模式里包含了几个假设:(1)人类面对“失去”的反应有某些共通的方式。(2)这些方式可以被理解为悲痛情绪必经的几个阶段。这些假设曾经盛行了很多年。
但是,近年来,整套模式和假设受到了质疑。有人认为,人们的悲痛反应是因人而异的,并没有什么统一的模式。悲痛反应受到文化的影响比较严重,而且这些反应不仅仅是情绪层面的。实际上也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和精神层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互相作用,形成了复杂的个人表达方式。同时,特定的文化环境也影响着人们的反应,使认知、情感、行为和精神等层面的因素在这个大环境中共同作用,情况更为复杂。
哀悼:关于“阶段”学说的解释
我们先来看看两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吧,一项是“阶段性”理论,一项是“任务型”理论。
哀悼的几个阶段
鲍尔比和帕克斯认为哀悼有四个阶段:(1)震惊得目瞪口呆;(2)思念和寻找;(3)混乱和绝望;(4)重新生活。这四个阶段被认为是“重新认知现实”(即发自内心的接受现实)过程的组成部分。
哀悼的四个阶段和解释
四个阶段阶段性任务
震惊得目瞪口呆得知实情,学会接受现实
思念和寻找学会全力对抗痛苦
混乱和绝望学会适应没有对方的生活
重新生活在情绪上将逝者重新定位,继续生活
震惊得目瞪口呆,通常是人们面对“失去”的第一反应。人们会感到晕眩,好像遭到了重击,以至于短期内不能感知其他事情。还有人说这像是被一个无形的盾牌罩了起来,像一种精神麻痹。很多人都不能正常饮食,头脑不清,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这是人体对痛苦和灾难的本能的自我保护。尽管这种反应瞬间而逝,但是会在日后不时发生。
思念和寻找代表着人们试图将失去的人还原回来。当震惊过后,痛苦来袭,人们意识到了失去亲人意味着什么,所以,不愿意承认现实。他们会思念对方,渴望对方回到身边,依旧按照原先的生活来过,为他准备晚餐,等他下班。当发现了某个长得像他的人,当闻到一阵他的香水味道,或者听到了曾经一起哼唱的歌曲,人们便开始寻找。而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这种渴望和寻找都不会成真的。
混乱和绝望是当人们无法让时光倒流,感到无能为力时的一种表现。如果让过去真的过去,那么现在的我又是谁?我还是妻子吗?我还是孩子父母吗?如果是我的孩子走了,那我是不是该从孩子的总数上减去一个?这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也是每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现在开始,谁来做饭?谁来照顾孩子?谁来赚钱养家?谁来安慰我和孩子?我是不是应该把房子卖了,搬到城里和其他家人住在一起呢?这些问题很难回答,丧亲的人也根本就无法集中精神来想这么多的困难,只是无所适从。以前一些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不在意的事情,现在都成了问题。带着这些问题生活一天,哪怕是一小时,或者一分钟都是煎熬。他们总是在痛苦的挣扎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