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剂药是衡量自己的压力程度有多大,看看你是一匹赛马,还是一只乌龟,然后根据情况来调整生活。第二剂药是,找到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自己完全自愿完成的,而不是谁强加给你的。第三剂药是利他利己的方针——从帮助他人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好的护理者知道自己的能力,也知道自己的弱点,乐于听取意见,也乐于接受帮助——哪怕是接受临终的人的帮助。的确,当临终的人从一切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之后,他们会变得特别体贴和关心周围的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帮助别人真正当做是自己的事情的话,那么我们每个人也都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表6-2缓解压力和自我照顾的几点建议
1、主动出击:预防重于治疗。
2、采取主动:对处境和压力根源进行评估,以及了解自己能做什么。
3、设定底线:在病人的需求和自己的能力之间找到动态的平衡,将自己投入给病人的时间设定限制。
4、区域化:将工作与家庭分开。
5、抗压能力:将压力视为挑战——即将压力视为发展的必要训练,而非威胁。要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6、尽人力,安天命:按部就班地做事情,即使你知道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根本完不成,也不要想太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创造力。
7、加强沟通技巧和处理冲突的技巧:压力经常来源于有心帮助,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和该做什么。
8、充电:通过锻炼身体、放松、冥想使自己精力充沛。
9、了解自己:做自己的好朋友,好好关心自己内心的痛苦。
10、培养自尊心:要正面地看待自己,做好事能让自己感觉良好,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帮助别人,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样会让自己感觉良好。
11、加强社会交往:鼓励、支持和反馈可以加强自己的自尊和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希望
有人认为,对于临终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更多的希望可言了。为临终的人工作,就是一项无望的投入。这种想法就是将希望看得太狭隘了。希望无处不在,我希望有人可以继续爱我,他希望晚上能吃顿丰盛的晚餐,她希望能再见到姐姐。我们所有人都希望能够活得越久越好。
临终的人们希望能够活到生日或某个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节日,或者希望能看到孙子降生。很多人希望能够看到自己一直坚信的某件事情发生。也许我们所有人都希望在我们临终之时甚至死去之后,自己的亲人可以生活得更好。尽管他们不把希望寄托在治愈上,但是他们仍然希望生命的最后阶段过得好。护理者希望他们的帮助会使病人的生活有所不同。人们都希望死得毫无痛苦。这些最后的希望即使不能一一实现,也仍然是希望。
生命中几乎没有什么情况是完全无望的。所以当有人说“这种情况已经没有希望了”,那也仅仅代表着人们想象力的失败和一个局外人的想法,那些人觉得没有治愈的可能性,就是没有希望了。这种说法往往表示了说话者过于关注狭义上的希望破灭。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希望的治疗潜力,那么人们就不会这么说了。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但是可以用轻松诙谐的方式描述一下希望,未尝不可:“毕竟,‘希望’里面不含不饱和脂肪和胆固醇,不含糖和人工甜味剂,也没有香精和色素,它被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列为安全的,也是著名的抗癌药物。”
事实上,“尽管希望常被认为是未尽的期待,这里意指康复,但是更多时候,希望就是指‘还有什么能做的’。”希望是动态的,会随着实际情况的改变而改变。我们必须仔细聆听病人的希望,也多关心那些护理人员的希望。当然,我们也必须分清哪些是实际的愿望,哪些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死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两面性。死亡总要涉及两方:死者和经历丧亲之痛的亲友们。”在第二部分中可以看到,情况甚至更为复杂。在人临终阶段,不仅有病人和他的亲友们,还有医生、护士、志愿者等等。对于这些人来说,“一个人的死亡不仅仅是一个生命的结束,更是一个开始。”死者代表一方,而除了死者以外的其他所有人则代表着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