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人们对死亡事件的处理方式(5)

“殡仪事务承办”、“殡仪业者”、“葬礼指导”或“葬礼服务”等都是职业范畴中的委婉用词。

有时,那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既不花哨,也不直截了当的词语,在传达意思的时候反而更加有效。我们经常会用很普通的词汇来表达如何处理体弱多病的动物。我们不会直接说杀了它,而是说“让他们睡过去”。也有人会说,动物被“人道毁灭”了,其实意思都差不多。

委婉用语也不仅仅用在死亡。在很多其他的禁忌话题中,也常被应用到。例如谈到生殖器官或者排泄功能等话题。17世纪的新英格兰清教徒和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运动的追随者,对性的话题是十分谨慎,但却可以在一些场合谈及死亡;21世纪,这种情况似乎颠倒了过来,性不再是被禁忌的话题,然而,人们对死亡的话题却十分谨慎。

直率坦白有时让人尊敬,有时却不合时宜;刻意的回避也是同样的道理。对性的话题和死亡的话题过度渲染和讳莫如深都是不适当的态度,毕竟性和死亡都是生命中的真实内容。

人们委婉表达死亡的动机其实和人们委婉表达怀孕生产过程很相似。因为传统赋予这些事情很多迷信的色彩,所以公然谈论这些话题会惹人厌恶。出于这些考虑,死亡的痛苦与美好的方面就渐渐被人们剥离掉,甚至干脆将死亡的真实名称都取代掉。越来越多的衍生词汇只代表了人们对死亡无知的规避。

人们在语言上对死亡的刻意回避已经不单纯是为了避免不愉快的产生,过多的死亡替代词汇开始产生了很多问题:语言来自于丰富的生活,当人们与死亡的距离越来越远时,语言的根基便会渐渐枯萎;同时,也真的让人们越来越看不清死亡这一生命重要环节的真相了。

与“死”有关的词汇

人们经常刻意回避谈论死亡。但很有趣的是,人们在很多日常会话中,却常会出现带“死”字的语言,实际上与死又没有任何关系。

美国人常用“dead”(死的)来形容事物,例如“dead batteries”(旧电池),“dead letters”(无法投递的信件),“a dead pane xpression”(面无表情),“a dead give away”(无意间泄露出的机密),“dead lines”(截止日期),“being dead drunk”(烂醉如泥),“dead on their feet”(筋疲力尽),“dead certain”(绝对肯定),“a dead beat”(游手好闲的懒汉),“dead broke”(身无分文),“deadly dull”(乏味之极),“dead locked”(僵持不下),“dead to the world in sleep”(睡得不省人事)等等,中国人也常会说“累死我了!”“吓死我了!”“想死我了!”“担心死了!”,当人们尴尬的时候,还会说“让我死掉吧!”等等。

在这些语言环境中,“死”通常是用在夸张的修辞格上。“死”字可以使语言立刻强烈起来而极具戏剧性,以表示“非常”、“至极”等含义。但实际“死”的含义却被弱化了。

有趣的是,现代人当真正谈论死亡这样严肃沉重话题时,都尽量避免使用死亡词汇,尽量使本来沉重的话题柔和一些,宁愿拐弯抹角的暗指,也绝不直说。但如果不是真的谈论死亡的话题,人们却常把“死”字挂嘴上。在相对安全的轻松的氛围中,与死有关的词汇就开始频繁出现了。

死亡与媒体

媒体以其新闻报道和娱乐节目的形式在美国社会占据重要的地位。大多数美国人很少接触过真实的死亡事件。但他们都间接体验过成百上千次的暴力和死亡,这就是媒体的威力。有个人曾经估算过,“当孩子们小学毕业的时候,他们间接体验过至少8000次谋杀和10万次各种形式的暴力事件。”这些间接体验来自于报纸新闻、电视节目、杂志、广播等等,其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体是最主要的来源。

媒体中的死亡经历

“9.11”事件,媒体尽其所能地报道。然而,这可不是特例,只要一出现死亡事件,媒体都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报道。此外,像伊拉克战争和类似2004年东南亚大海啸等自然灾害也是媒体报道的热门。这些流血死亡事件都是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题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