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习以为常地报道暴力和战争事件,无疑让公众对这些事件越来越麻木。间接体验毕竟不同于亲身体验。无论这些间接体验出现得多么频繁,人们一直都是以局外人的身份来看待它们,并在真实生活中始终与死亡保持距离。
反过来说,当政府和媒体在某些事件上试图掩盖真相也同样有问题。政府规定,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死亡士兵的遗体返回的影像资料不允许公之于众。
公众之所以对媒体所报道的死亡事件始终有距离感的原因是媒体对素材的高度选择性。任何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都被媒体定义为非同寻常的。新闻媒体所报道的多是特殊人物的死讯和一些非常个别的死亡事件,并用选择性的语言来描绘它们以造成轰动的效果。老百姓现实生活中的最真实的死亡事件却被认为是没有任何新闻价值的。
这就造成了一种后果,当人们看到了这样的消息,便习惯性地自我安慰:我不是什么公众人物,我也不想死得很轰动。所以,报纸和电视上报道谁谁死了,跟我没什么关系,总看这样的新闻,真影响心情,还是少看为妙。
此外,大量报道个别死亡事件,会对公众造成误导,认为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例如,对校园枪击案的大量报道让很多人相信美国学校经常发生枪击案。而实际上,那些只是非常个别的案例,学校依然是很安全的地方。
虚构的死亡和暴力:娱乐业
当今社会,死亡和暴力充斥着电视、电影、游戏,甚至歌词等娱乐项目中,其中加入了大量的虚构和幻想的成分。坏人和小人物总是很快死掉了,英雄的主角总是能在磨难中奇迹般地复活。
当人们看谋杀题材电影时,总想看到最终凶手是如何被抓到的。当看杀戮题材电影时,总想看到正义最终被伸张,然而,很少有人关注杀戮的后果。死亡的残酷和真实以及人类悲痛的情感常常被忽略掉了。
美国儿科研究学会曾做过相关调研,“美国媒体是世界上最暴力的媒体,美国社会现在正在为层出不穷的现实暴力付出代价。”
有些人曾反驳虚拟暴力与现实暴力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儿科研究学会指出,业界多数人士均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牢固地确立了。因此,儿科研究学会的结论是“尽管媒体暴力不是美国社会暴力的主因,但却是最容易避免的促成因素。”
儿童动画片也会虚拟一些死亡的情况。这些动画片人物经常以生动有趣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例如,在著名动画片BB鸟系列中,大野狼残忍地捕捉BB鸟,小鸟一次又一次地落入圈套,一次又一次地经历死而复生。换句话说,BB鸟一再被杀害,却永远不会死。孩子们还没等为小鸟悲伤,小鸟的复活就能立刻让孩子们开心起来。这个卡通片虽然不是关于死亡的,但里面却传达了很多有关死亡的信息。不断加强孩子们对死亡的印象,即死亡只是一个临时的状态。
当然,媒体对新闻和故事的选择性是不可避免的,虚幻的故事本身也无可非议。童话、歌谣和游戏中从来就不缺少虚幻和死亡,孩子们基本都可以理解。但是有两个核心问题值得注意:(1)究竟该以什么方式表现暴力和死亡,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后果。(2)观众对虚拟和现实要有足够的分辨能力。
媒体本应以引导大众关注生命为目的,而对死亡素材的高度选择,却造成对事实的扭曲和虚拟,致使我们与死亡的真实性严重脱节,这才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电子时代的死亡与暴力
暴力游戏和互联网上的暴力图片在现代社会再平常不过了。在充满假象的世界里,人们大肆使用暴力,制造死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对死亡一无所知。当人们渐渐沉醉在“所有的事情皆是一场游戏,死亡只是虚构的”梦中,孩子们开枪杀害了老师和同学。我们如梦初醒,他们真是鬼迷心窍,将电视和游戏里的场景变成了真实的谋杀。此刻,对于他们来说,扣动扳机与点一下鼠标之间的差别变得如此真实。当他们意识到那些死尸不再是虚构的形象时,为时已晚。